厦门爱心饮水站全面升级 爱心联盟温暖他们的寒冬
自今年7月以来,已有千余家商户加入“爱心饮水站”,在炎炎夏日让环卫工人补水避暑。“冬季行动”即日起正式启动,爱心商户将为环卫工人提供热饮,成为环卫工人在冬季的避风御寒之所。
自今年7月开始,“爱心饮水站”在市委文明办的倡议支持下,在厦门日报的持续推动下,以“四个示范”为着力点,逐步带动全市饮水站的拓展落成。截至目前,厦门已有上千个“爱心饮水站”,其中思明区约600家,湖里区约200家,集美区、翔安区、同安区、海沧区也都各有分布。
爱心饮水站也得到全国目光的关注——8月14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第一时间》栏目报道了厦门市开展“礼遇环卫工人,尊重环卫成果”活动的情况,介绍了厦门市开展的“爱心饮水站”征集的先进做法。如今,“爱心饮水站”已成为“文明厦门”的又一张闪亮名片。
解密
饮水站三大升级
组织升级
成立一个爱心联盟
成立“爱心联盟”,千余家“爱心饮水站”商家共同加入。这意味着,从前“爱心饮水站”各商户单位单打独斗的情况将成为历史,以后,商户成员有了一个“大家”。
在“爱心联盟”这个平台上,成员们可互相交流经验,共同探讨饮水站未来发展方向。“爱心联盟”也将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让遍布全市的饮水站能够汇聚成“爱心网”。
功能升级
开展一场“冬季行动”
爱心饮水站发起的初衷,是考虑到环卫工人在炎炎夏日工作,可以补水避暑。入冬了,爱心饮水站也需要在功能上做出调整、升级。“天凉了,请为美化城市的环卫工人备好一杯热饮吧!”与会代表这句真诚的倡议,道出爱心饮水站功能升级的秘密:冬天,它提供热饮,是环卫工人避风御寒之所。
“冬季行动”才一提出,已经获得多位“爱心联盟”成员的响应。三官道院住持郭汉文就为其“点赞”。他说,环卫工人在寒风当中辛苦工作,有时冷得瑟瑟发抖,一定很需要热乎乎的暖饮暖和身子。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志雄也表示,提供热饮对商户来说举手之劳,但传递的却是一份温暖。
内涵升级
发出新倡议书
爱心饮水站升级为“爱心联盟”后,不只是局限于关注环卫工人本身,更重要的是,它将作为一个完整的集体,致力于城市的文明宣导。座谈会上,“爱心联盟”刚刚成立,便向全市沿街店面单位和全体市民发出了一份全新的倡议书。这是爱心饮水站关于内涵的全新升级,是深化城市文明创建的又一次大踏步迈进。
在经历夏秋两季,跨越三个多月之后,千余家爱心饮水站已成为厦门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爱心系列的一个新品牌。如何规范管理好这支队伍,维护发展好这个爱心新品牌,进一步营造关爱尊重环卫工人,爱护洁净城市家园的氛围,共同缔造美丽厦门?
12日,市委文明办和本报共同举办爱心饮水站座谈会,与会的领导、单位商家代表与环卫工代表积极为爱心饮水站未来的发展献计献策。
在一场“头脑风暴”后,大家达成共识并敲定,爱心饮水站迎来三方面全新“升级”:成立一个爱心联盟,即时开展一场“冬季行动”,当场发出一份新倡议书。爱心饮水站正式拉开转段升级的帷幕。
行动
成立爱心联盟 温暖寒冷冬季
会上,“爱心联盟”正式宣告成立,周育辉作为单位、商家代表宣读了倡议书。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文明办主任黄鹤麟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成立“爱心联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接下来要继续倡导“垃圾不落地”,创新执法方法、加大执法力度,更进一步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对各种不尊重环卫工人的不文明行为,除进行抵制和劝导外,更要加大曝光力度。希望通过爱心饮水站的小窗口,带动厦门文明创建的新提升。
综合大家的意见建议,厦门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江曙曜在会上发起了“爱心联盟”的“冬季行动”:天气渐冷,倡议爱心饮水站的单位商家们,为环卫工人提供一杯热饮,让关爱与温暖,在冬季持续。
江曙曜同时对活动的精神内核进行了总结。“爱心饮水站不只是一个站,它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关爱、一种情怀、一种风气。”他说,活动开展至今,其精神内核早已跳出饮水站本身——不只是带来了礼遇环卫工人的浓厚氛围,更进一步推动了市民与环卫工人之间,更深层次的互相包容和理解,最终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成为社会风尚。
献策
规范管理促发展 倡导垃圾不落地
爱心饮水站如何“转段升级”,座谈会上,大家展开了热烈的交流。持续发展、礼遇环卫工人、自律自觉“垃圾不落地”、对不文明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大家深度讨论如何通过爱心饮水站的载体深化文明创建。
灌口个体劳动者协会会长周育辉说到了镇上的一个细节,“现在很多没挂牌的商家,也会主动给环卫工人提供方便。”这种从无到有、从被动到主动礼遇环卫工人的变化,周育辉归功于爱心饮水站,“活动这么好,重在持续,千万不能一阵风。”他建议,通过市级商会继续发动更多商家加入,壮大队伍。
思明区文明办主任王一青说,最重要的是,要以爱心饮水站带动商家形成自律氛围,减少垃圾落地,进而带动市民、游客,使垃圾不落地。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志雄则进一步提出,希望每个人都来能够形成“自觉”,把身边的垃圾主动、及时捡起来。
来自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刘丁林说,“门前三包”停留在形式上的多,落到实处还不够,对一些不文明行为,要从宣传劝导、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处罚等多个环节上着手加强。他的建议也得到了多名与会嘉宾的支持——落实行之有效的配套措施和相应的约束机制,相关部门联动监督、执法部门加大处罚,才是对环卫工人的最大支持。
关爱
千家商户加入 形成良好风气
自今年7月开始,市委文明办联手本报征集爱心饮水站,几个月来反响热烈,队伍数量持续壮大。千余家爱心饮水站加入,由市区到城镇、从岛内到岛外,爱心饮水站成为传递关爱、展现互助的载体,温暖整个鹭岛。
环卫工人代表郑瑞明在会上说起一件小事。 10月5日下午,他的同事甘勇生在鼓浪屿复兴路上打扫卫生时,不慎被垃圾中掉出的碎玻璃割伤脚踝,瞬间血流不止。附近一家爱心饮水站商户老板看见了,“他搬来椅子让甘勇生坐下,拿来清水和毛巾,先简单清洗、包扎伤口,还拿来一条新毛巾给他擦汗,端来温糖水陪他等医生。”郑瑞明感慨地说,爱心饮水站带给环卫工人的,远不只是一杯水、一张椅和一个歇脚处,更多的是关爱与互助。环卫工人林永珍则觉得,爱心饮水站让今年夏天与众不同,“爱心饮水站不只是解决实际问题,还让我们感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温暖,工作起来更有劲。”
与会代表认为,爱心饮水站的发展,配合《厦门日报》持续报道,已初步形成良好风气,唤醒了人们对环卫工人的尊重,也展示了参与单位商家的社会责任感。
原声
●八马茶业厦门区域人力资源总监杨灿霞:除了厦门,我们也将活动进一步倡导到全国各地。现在一些北方地区的加盟商,也加入到“爱心饮水站”的队伍中,服务当地的环卫工人。
●市市政园林局市容市政管理处处长熊俊骥:“爱心饮水站”这个活动,看起来是个很小的事,但实际上因为这个平台,引起社会的关注,营造出一种靠大家共同把环卫工作做好的氛围。
●鼓浪屿街道办副主任傅坚:在倡导“垃圾不落地”这件事上,现在只是从志愿者这块上加大宣传力度,舆论监督和处罚上还要有更进一步的机制和措施,配合实施。
●滨海街道办综治办主任钟振荣:除了正面宣传,环境卫生问题更多要靠市民内心的自我遵守,但市民游客的素质参差不齐,建议结合正面宣传和反面监督,曝光不文明行为。
(来源:厦门网见习记者 卫琳 整理)
记者手记
一杯水还不够
记者 袁舒琪 邵凌丰
“爱心饮水站”开展至今,我们亲眼见证了“爱心饮水站”从一个设想,化作贴于上千家商户单位门面的牌匾;我们和环卫工人一起,全程体会了从喝水难,到只要进了“爱心饮水站”,就能喝到饮用水;我们在采访当中,还看到太多商户,他们细心为环卫工人考虑,煮茶水,送墨镜…… 但沉下心来思考:只有一杯水,真的就够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常有人说,尊重环卫工人,就是不要给环卫工人添麻烦。所谓“不添麻烦”,其实就是不乱扔垃圾的自律,或是主动拾起垃圾的自觉。仔细想想,这些“举手之劳”,能够让城市的市容市貌保持整洁清爽,也就是不给城市“添麻烦”。城市环境好了,自己所处的环境、空气也便是上佳,随时能够获取好心情。
说到底,不给环卫工人添麻烦,其实就是不给自己添麻烦——想明白了这点,也就更能设身处地为环卫工人着想,更多一份平等与尊重,更添几分包容与理解。
是的,光有一杯水还不够。我们还能做的是从我做起,让这样的自律自觉在城市里传递。
倡议书
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成果,自觉做到“垃圾不落地”,让环卫工人“少弯一次腰,少流一滴汗”;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实现门前净化、绿化、美化;人人争当最美厦门人。自觉抵制和劝导各种不文明行为,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家园清洁行动,人人讲文明,塑造美丽心灵,争当最美厦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