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火炬高新区:加快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23.01.2019  09:26

  目光投向厦门岛外集美新城,一块科技创新高地正加速崛起。厦门软件园三期B地块研发楼于近日全部封顶,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完成竣工。截至目前,已有220多家企业意向入驻该地块研发楼。而就在此前,厦门软件园三期也上榜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成为全省两家入选单位之一。

  科创平台加速建设,创新成果大量涌现,科技企业快速成长。以软件园三期建设为缩影,厦门火炬高新区围绕“着力创新驱动,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综合排名较上年提升5位,进入国家高新区15强;招商体制改革获省政府主要领导点赞,其运营管理机制在全省推广;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营收首次突破1000亿元;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0家,占全市净增数57.7%;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2.5%,高于全市10个百分点……

   创新驱动新发展

  去年,厦门火炬高新区的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因在推动双创政策落地、扶持双创支撑平台、构建双创发展生态等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尝试、成效明显,获国务院表扬。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火炬高新区点燃新一轮创新引擎。

  数据显示,2018年园区新增瞪羚企业35家,总数达60家,位列全国第8位,比上年跃升3位;新增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3家单位获评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优秀(A类);厦门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入选科技部公布的“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是全国唯一入选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也是福建省唯一入选的基地。

  创业孵化和引才育才不断升级,为园区注入强力后劲。园区3家国家级孵化器新增入孵企业230余家。新引进和培育国家省市各类高层次人才407人(次),居厦门全市第一。搭建境外学生来厦实习通道。完成首批火炬台湾实习生计划。

  此外,厦门火炬高新区还成立了高新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加大“创新券”扶持力度和覆盖范围,新增26家高水平创新券服务机构,并在以色列设立中以合作项目(厦门)孵化中心及高新区驻以色列办事处。

  接下来,厦门火炬高新区将积极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建设若干亚太乃至全球总部及高端制造业基地,构建开放的创新网络,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同时,加快建立现代化的产业集群,培植一批百亿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补强产业链的中高端价值链,培育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瞪羚企业。

   产业积蓄新动能

  近日,得力于在厦门建设的人工智能超算平台配合,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云知声正式公布了多模态AI芯片战略与规划,将研发推出多款定位不同场景的AI芯片。

  2017年,云知声在火炬高新区设立了东南总部——厦门云知芯,落地了人工智能超算平台和人工智能芯片两个重大工程项目。利用自身在人工智能底层技术上的优势,云知芯深化与高新区产业的结合,营收超过了1亿元。

  瞄准产业短板环节,火炬高新区加快布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动能产业。2018年,火炬高新区全年工业总产值2729亿元,增速12.5%,高于全市2个百分点;园区新增亿元以上企业27家,新增入区企业1752家,同比增长48.2%,企业总数达6565家。新增“五个一批”亿元以上项目138个,新增开工产业项目总数排名全市第一。

  不仅是规模扩大,产业质量也实现提升。园区净增国家级高企120家,占全市净增数的57.7%。储备市级上市后备企业111家,占全市42%;省级重点上市后备企业54家,占全市近一半。

  作为厦门市“双千亿”工作的重要载体,厦门火炬高新区千亿产业链发展态势良好。平板显示产业在工信部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细分评价中排名第一,被评为全国十大集成电路优秀产业园,软件园连续两年综合评价排名全国第七,成长性指标全国第一。

  过去的一年,火炬高新区协同湖里、集美、翔安等区共同引进凌阳、闳康集成电路等项目17个,累计引进天虹半导体设备等新项目614个,促成增资项目229个。招商中心公司化改制获省政府主要领导点赞,其运营管理机制在全省推广。

  新的一年,厦门火炬高新区将加快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围绕强链群、强创新、强配套、强服务、强党建,工业总产值争取突破3000亿元大关,并在“”和“”上下功夫,让“三个10”和“三个100”成为高新区创新驱动和“双千亿”工作的原动力,即在2020年前,培育10家本土百亿元企业、培育10家上市企业、新增10家国家级研发机构和实验室;培育100家瞪羚企业、每年新增100家高新技术企业、每年引进和培育100名以上重点人才和“双百”人才,确保在区域高新产业发展中起带动引领作用,勇当建设高素质创新创业之城主力军。(记者 廖丽萍 通讯员 管轩 陈智明)

【责任编辑: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