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港务发行全省首单超短融 第一期计划发行10亿元

18.08.2014  13:18

  【超短融】

  超短融即超短期融资券,作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一种,从期限上属货币市场工具范畴。国家监管部门对发行人的资质要求非常苛刻,自2010年以来,发行的企业基本都是超级AAA级央企。

  注册发行总额达人民币100亿元,第一期计划发行10亿元,期限为90天

  厦门日报讯(记者 徐景明 通讯员 汤鹭红 陈春梅)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为我省第一家发行超短期融资券(简称“超短融”)的国企。记者获悉,该集团2014年度“超短融”注册发行总额达人民币100亿元,第一期计划发行10亿元,期限为90天。在厦门国资委的支持下,港务“超短融”的发行,不仅为企业自身发展提供动力,也将有力提升福建债券融资市场的创新活力,为促进海西经济发展、建设“美丽厦门”贡献力量。

  据了解,本次超短融承销团由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组成;首期计划发行10亿元,主承销商为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此次厦门港务集团发行“超短融”的募集信息显示,该集团的信用资质已达到全省最优:经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评定发行人主体信用级别为AAA、经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评定发行人主体信用级别为AAA,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评定发行人主体信用级别为AA。全省最高的评级等级,为港务“超短融”产品提供了信用“后盾”。

  厦门港务集团早衔接,早安排,成为厦门首批信用等级跻身AAA的企业集团及首家具备超短融发行资质的企业。在交易商协会大力支持下,集团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即完成注册工作,实现了福建地区的首发,体现了市场参与方对厦门港务集团近年来转型升级、稳健经营的认可,也是对建设“美丽厦门”新港口的认可。

  另外,募集信息中披露了厦门港务集团的发展前景。其中提到,预计未来两年,随着厦门港口吞吐量的持续增长,港口资源整合完成,厦门港务集团的主营业务将有较大规模提升,发行人主营业务规模扩张较快,对营运资金的需求量将增加,集团业务运营及竞争实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厦门港务集团介绍,随着新一轮港口转型升级启动,东渡散货码头将升级为邮轮母港,海沧港区等岛外港区将逐步成为货运核心港区,这将带动系列优质项目落地生根。这些项目,不仅提升集团总体实力,也将更好落实“综改方案”,加快推进美丽厦门建设,进一步实现港、城联动发展,再续厦门港30年发展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