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教育“一姐”陈碧玉离世 享年102岁

08.02.2021  14:31
厦门教育“一姐”陈碧玉离世 享年102岁 - 新浪
厦门教育“一姐”陈碧玉离世 享年102岁 - 新浪
厦门教育“一姐”陈碧玉离世 享年102岁 - 新浪
厦门教育“一姐”陈碧玉离世 享年102岁 - 新浪
厦门教育“一姐”陈碧玉离世 享年102岁 - 新浪
来源: n.sinaimg.cn

   [人物名片]

  陈碧玉(1920年-2021年),祖籍泉州,毕业于厦门大学数理系。

  厦门外国语学校创始人、名誉校长。曾任泉州原西隅中学、原厦门女中、厦门二中校长,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

  陈碧玉被孙女们称为“精神贵族

  陈碧玉昨天凌晨辞世,享年102岁。她是厦门教育“一姐”,一生充满传奇——厦大数理系毕业,曾经是地下党,当过三所中学校长。45年前,陈碧玉辞官回到厦门二中,创办英语班,在此基础上,推动了厦门外国语学校的诞生。

  上周三,厦门市教育局公众号推送的一篇春节慰问新闻中,102岁的陈碧玉穿着红色毛衣在看慰问信,面色红润。她的家人昨天说,她走得很安详。但她有一个广为人知的遗憾:她一心想当居里夫人,但却成为一名老师。她生前接受本报采访时,曾经说:“我到处去讲居里夫人,可是我自己却做不成科学家。

  陈碧玉年轻时曾立志要做居里夫人

   厦大求学
      女学霸嫁给男学霸

  陈碧玉是泉州人,从小就是不折不扣的女学霸。1937年陈碧玉高中毕业,福建省统一会考,前20名被录取为福建医学院新生,她是其中之一。不过,她去考察一番后,没去报到。第二年,陈碧玉跟随哥哥的同学蔡启瑞到内迁至长汀的厦大参加高考,被厦大数理系录取。

  陈碧玉在厦大读书时,微积分老师是时任厦大校长的萨本栋。萨校长毕业于清华,以严厉著称。陈碧玉后来回忆说,数理资料是外文,每个人读完一本后要向全班做报告。萨本栋先生提问题时,她都很紧张。实际上,她给萨本栋留下好的印象,陈碧玉毕业一年后,厦大把她叫回去,担任萨本栋微积分助教。

  陈碧玉从小就是女学霸

  陈碧玉在厦大还收获了爱情。她拿到乙等奖学金时注意到,凤毛麟角的甲等奖学金获奖人中,有位叫“法西”的,也来自泉州。

  陈碧玉对男学霸的钦慕,应该从一开始就有了。大约十年前,她接受本报采访,提起丈夫,骄傲又甜蜜。她笑着说,那时上大课,遇到很晦涩的思想课时,一些学生半途会偷溜,等到快下课时再跑回来签到,她发现,那些人中也有李法西。

  陈碧玉如愿和李法西结婚,他们生了五个儿子,是志同道合的一对。1950年,在美国留学的李法西放弃还没有完成的学业,毅然回国,当时正值抗美援朝,他认为,应该回国帮助国家。李法西后来就职于厦大海洋系,是中国研究河口的第一人、中国海洋化学学科奠基人。

  1985年,李法西因病去世,这给陈碧玉沉重的打击。此前,她自己做了乳腺癌手术,当时,她已经回到厦门二中。在很多人认为她要就此一蹶不振时,新学期开学,陈碧玉出现在学校开学式上,做了一个富有热情的“催人泪下”的讲话。

  她把对丈夫的爱深藏在心中。她的孙女李昕说,爷爷遗像前,鲜花不断。

  陈碧玉和李法西是志同道合的一对

     结缘教育 变卖婚戒办学

  陈碧玉当过三所学校校长。1949年,陈碧玉受命出任她父亲创办的西隅中学的第一任校长。她学母亲,拿出自己的积蓄甚至嫁妆垫付学校的办学经费,连订婚戒指也拿出来变卖,努力经营学校。这期间,她加入中共地下党。陈碧玉接受本报采访时曾说,她严守党的纪律,甚至对挚爱的丈夫也只字未敢透露。

  在丈夫李法西来到厦大就职后,陈碧玉则在李法西的老师——卢嘉锡的引荐下,到位于鼓浪屿的厦大校友中学任教,和鼓浪屿教育结下半个多世纪的缘分,也自此和自己的居里夫人梦想分道扬镳。

  陈碧玉在大学时立志要做居里夫人。她认为,居里夫人不但在科学上做了很多贡献,也是一位好妻子、好母亲。她去学校做报告,都要用居里夫人的例子。不过,陈碧玉最后却成为老师,每当想起这个,她似乎都会有点痛心,经常说:我到处去讲居里夫人,可是我自己却做不成科学家。

  陈碧玉后来应该是说服了自己。95岁的陈碧玉在出席厦门二中的一个活动时说,她已经明白,她的生命已经接近尾声,不可能实现梦想,但是,作为老师,她有成千上万的学生,他们把她的居里夫人梦想永久地传递下去。她认为,这就是教育者的价值。

  曾任市教育局副局长的许十方总结了陈碧玉的办学思想:“有教无类,以人为本”。他说,有段时间二中教学成绩不尽如人意,陈碧玉听到有人把这归因于外来娃太多,她找来许十方,说:“我就不相信我们学校教育教不好农村孩子,你应该去学校调查研究,促进一下。”许十方说:“我遵照陈校长的嘱咐去做了,深受教育。

       辞官到二中 开始英语教学改革

  20世纪70年代,陈碧玉曾任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她主动打报告要求退休。1976年,她如愿以偿回到厦门二中任教。厦门二中是她的“根据地”——20世纪50年代,陈碧玉出任厦门女子中学校长,1958年厦门女子中学并入厦门二中,陈碧玉出任二中校长,直到1968年。

  陈碧玉重回厦门二中,时年56岁,她又开始另一段精彩人生。1978年,面对当时中国与世界各国交往的人才需求,陈碧玉在二中办第一届英语实验班。她曾经对本报说,当时她强烈意识到英语教学的缺陷——学生不会听、说,学了一口哑巴英语,因此,英语班要培养听、说、读、写俱佳的英语人才。

  她在厦门二中英语班开始了许多“第一”:第一次小班教学,第一次在英语课上,老师全部用英语讲课,第一次开展大量的英语课外活动,第一次引进香港中学英语课本作为教科书……

  现在的厦门外国语学校,就是在英语班基础上组建的。厦外原校长赵继容昨天说,陈校长给学校留下最大的财富是,从一开始,她就坚持外国语学校既要突出外语,数理化也要达到相当水平,总之要全面发展,这有别于当时其他地区试点班只注重英语的做法。

  这一做法,成为厦外办学最大的特色之一,也是它源源不绝的生命力。

  [链接]

     爱的拥抱

  20世纪90年代,赵继容调任厦外,到陈碧玉家里拜访。赵继容昨天说,陈校长喜欢和人拥抱,会说:来,我抱抱!赵继容说:“她拉着我的胳膊,我一下子进入她的怀里。

  陈碧玉的拥抱给当时压力重重的赵继容很多力量,她也把这种拥抱传递给她的学生。每年高考,赵继容总要站在考场外目送学生,为有需要的孩子送上拥抱。

       痛失爱子

  赵继容记忆中还有陈碧玉的“号啕大哭”。16年前,陈碧玉53岁的三儿子突发心梗去世,赵继容去医院看她。赵继容昨天回忆说:“她一下子抱住我,号啕大哭,不断地说‘我太痛心了,太痛心了!’她紧接说,你们一定要注意身体,不要太劳累!

  陈碧玉的孙女们也感觉到奶奶就此发生的变化。李昕说,奶奶的侧重点变了,之前让孩子们冲冲冲,一定要取得成绩回来,之后经常吩咐他们不要那么累,只要身体好就行。

         教子有方

  陈碧玉的五个儿子生了五个女儿。李昕说,我们没有“奶奶做的拿手菜”之类的记忆,从小得到的教育是:女孩子要独立,要自强,还要做对国家有贡献、对社会有用的人。每个学期末,孙女们要向奶奶汇报自己的进步和收获,获得学校奖励的人,陈碧玉会配套奖励。

  陈碧玉与五个儿子

  陈碧玉的五个儿子,分别在海洋三所、厦门理工学院、电业局、厦大和企业当博导,当教授,当老总;五个孙女,有一个是福建省高考理科状元,上了清华,三人上了厦大,还有一个留学美国。

  孙女把奶奶称为“精神贵族”,干干净净,淡泊名利,宽容待人,一天中很多时间沉浸在读报和看书中。她们认为,这是奶奶长寿的秘诀。

  来源: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