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探索创新社会治理 给居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
穿过一里社区的老旧住宅小区,刚刚改造好的一里圆梦街心公园映入眼帘。清明小长假是踏青的好季节,郁郁葱葱的绿荫下,老人们在新设的石桌边悠闲地打着牌,妈妈们陪着蹒跚学步的孩子玩耍……放眼望去,热闹的公园里,看不到一个烟头,一片纸屑。居民邱阿华道出了其中的“奥秘”:“我们住在附近的居民,每个人都是志愿者,大家自发爱护公园的环境,共同缔造嘛。”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正实现从环境建设向社会建设延伸,从社区治理向社会治理提升,从城市社区向农村社区推进,从政府单向资金扶持向社会多元创投转变,有力推进了厦门社会转型发展、科学发展。
创新治理
形成纵向到底的服务管理机制
转变政府“包打天下”的思维模式,将基层政府注意力集中到以科学合理的方式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上来,使服务进家入户
创新社会治理重在机制创新,在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实践探索中,厦门转变政府“包打天下”的思维模式,将基层政府注意力集中到以科学合理的方式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上来,建立纵向到底的机制,使服务进家入户。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全面推进“多规合一”,加快审批流程再造,扩大网上审批覆盖面,精简环节、节省时间。
在市政务服务中心三楼的“‘多规合一’建设综合服务厅”,30余个业务窗口为市民提供着服务。与过去不同的是,窗口不是简单地按照部门设置的,而是按照建设项目的审批阶段跨部门设立的。“以前每个窗口都排着很长的队伍,因为项目的每个阶段、每个部门都要递送材料,一个窗口要跑好几遍,来回审批。”正在窗口取件的郑先生告诉记者,“多规合一”之后,一切手续都简化了,他只要根据项目各个阶段的办事指南把材料准备齐全,递交到窗口,就可坐等审批结果。
无物业小区华年邨成立自治小组,发动群众安装、维护技防门,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等,这一居民实现自治管理的做法将得到思明区的奖补,奖补比例达总经费的60%,小区旧貌变新颜,居民满意度和参与度都在提高。美丽厦门共同缔造以来,厦门建立“以奖代补”机制,将居民需要的公共服务向社会公布,让群众自主选择项目。两年来,全市先后确定和实施“以奖代补”项目458个。
共同缔造
形成横向到边的多元共治机制
厦门各社区以与群众息息相关的社区事项,以及群众感兴趣的文体娱乐活动等为载体平台,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共同缔造
传统的社会管理中,政府主导多、群众参与少,政府包办多、群众自治少,政府决策多、群众议事少。而美丽厦门共同缔造以来,“施政理念”已经悄然从“替民当家”向“让民做主”,从“大包大揽”向“共同参与”转变。
在思明区中华街道镇海社区九竹巷,居民们现在最热衷谈论的话题是“金色梦想小区又有什么新设想”。在这里,13栋老住宅楼的350多户居民自发组成了居民自治小组,定期讨论社区重大事务和修整计划。大家商议自己出钱维修了楼院破损的防盗门,还把不宽敞的空地整理成“话仙”廊道,不起眼的垃圾死角也被大家利用周末整成绿化科普园。“社区环境要不要改,改成什么样,裁决权在居民手里。”镇海社区党委书记苏江圳说,“九竹巷的变化,要是靠等政府,一来不会这么快,二来做了也不一定是居民们想要的。”
共同缔造以来,厦门各个社区以身边的小事、房前屋后的实事、社区环境的美化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项目,以及群众感兴趣的文体娱乐活动等为载体平台,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城市社区突出自治,农村社区突出自强。海沧区通过“互动共治”,实现对城的治理和为人的服务融为一体,着力破解社会治理中社区“最后一公里”现象,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两岸融合
促进台胞融入社区生活
让台胞积极参与社区治理,融入社区生活,已成为厦门创新社会治理的一大特色,在创新治理的同时也促进了两岸融合
台胞熊麒是厦门市日新光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在厦门已经工作生活18个年头,如今他还有一个引以为豪的职务——兴隆社区居委会主任助理。以前,他感觉到厦门的社区与台湾相比还是有些差别,台湾的社区工作多数是居民群众、社会团体大家一起来做,而大陆的社区工作多数是政府行为,居民群众参与不够,政府包办比较多。
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开展以来,熊麒应邀参与到社区建设管理中。工作之余,他多次往返两岸收集台湾社区营造的书籍和影像资料,和社区干部一起拜访辖区的台胞,发动他们关注社区营造。“现在我们已经有一帮子热爱兴隆、热爱厦门的台湾人,经常聚在一起商议如何让社区更美好更温馨。”他说。在熊麒的参与下,兴隆社区先后建立了“兴隆之家”、闽台文化长廊等。
除了兴隆社区外,曾厝垵社区引进台商45家、从业人员65人加入文创会,参与“文创村”策划和运作,并特聘台湾社区规划师参与文创会管理;金山社区在社区听评会中设定台胞台属代表,及时反映台胞的民意诉求,带动更多台胞参与社区治理;海沧区还与市台商协会签订《共同缔造美丽厦门协议书》,邀请台胞担任社区业委会主任和社区居民大学的荣誉校长。让台胞积极参与社区治理,融入社区生活,已成为厦门创新社会治理的一大特色,不仅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也促进了“两岸一家亲”。(记者 李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