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慈善助学:2680名学子踏上"绿色通道"

22.09.2014  20:02

  ■今年“慈善助学专列”活动圆满落幕,筹集助学款1106.85万元
   ■活动规模创历史之最,冠名慈善基金和创意性助学成新风向标


   冠名慈善基金和创意性助学成爱心企业助学新风向标。

   本月初,由厦门日报社、市慈善总会和各区慈善会联合主办的2014年“慈善助学专列”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6月26日“慈善助学专列”正式启动,在两个多月时间里,经学生筛选、审核、助学金筹集、发放等工作,本月初基本完成对所有申请且符合助学条件的学生助学金发放工作。
   据初步统计,市、区两级慈善会共筹募助学款1106.85万元,帮助2680名困难学子顺利走进大学,活动规模再创历史之最。其中市慈善总会发放助学款307.9万元,资助困难学子611名;区级慈善会发放助学款798.95万元,资助困难学子2069名。
     坚守
   “慈善助学”是一条“绿色通道
   13年来共募善款5025.72万元,资助18404名学子
   新闻大篷车“慈善助学专列”由市慈善总会联合厦门日报社共同开展,活动自2001年启动至今,已顺利开展十三年,共募集善款5025.72万元,资助18404名困难学子。
   十三年来,市慈善总会和厦门日报社不断深化合作,点面结合,循序渐进,务实创新,总结经验,以“力争我市高考贫困学子全覆盖”为目标,将慈善助学这个品牌项目做优做精,做大做强。在厦门日报及其他主流媒体的宣传倡导下,社会参与面越来越广,社会各界热情也越来越高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爱心人士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渠道积极参与,年年有内涵,年年有新亮点。从最初年募集量6.27万元,资助数十名学子,到近年来募集金额超千万元,资助人数超两千人,“慈善助学”活动已经成为帮助厦门贫困学子解决入学难的“绿色通道”,成为厦门这座全国“七星级慈善之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革新
   冠名慈善基金成为主要力量
   从“单一性助学”转化为“创意性助学
   和往年相比,今年助学活动一个特色就是除了社会爱心人士捐赠外,爱心企业在市慈善总会捐款设立的冠名慈善基金成为助学活动的主力军。据统计,市级募集的307.9万元助学款中,有90%来自冠名慈善基金。其中,建发房产慈善基金、海翼厦工慈善基金、侯昌财慈善基金等知名企业继续鼎力支持,共捐赠助学款203万元。三廣福、勤奋、筑信、虎溪岩寺、旭初、国政、法国之光、金日、欢唱、弘信云创业等公司设立的慈善基金继续参与,天竺岩寺、顺通达等“新朋友”加入支持,冠名慈善基金的参与扩大了助学平台,同时成为助学活动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经十余年的不断完善和推陈出新,许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从原有“单一性助学”转化为“创意性助学”,不断丰富慈善助学活动的内涵和形式。例如建发房产集团、海翼厦工集团、源昌集团等大型企业都把慈善事业和企业文化有机结合;顺通达集团将公司十五周年庆典与助学活动相结合;天竺岩寺组织广大信众别出心裁举办中秋博饼助学活动等。
    捐助者:
   激励学子 敢于追梦
   家庭贫困是困难学子放飞梦想途中的障碍,但经济上的困难是暂时的,心灵上的贫乏更难克服。市慈善总会负责人表示,助学活动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在“扶贫”的同时更加注重和加强“励志”。今年的助学金发放形式主要以举办小型座谈会为主,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和往届、应届受助学子共同座谈互动。
   爱心企业家现身说法,比如福建省筑信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李安琼女士将自己人生的成功经验和奋斗经历与学子们分享,鼓励学子们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梦想没有信念,年轻时的苦难是人生的一种历练和财富;学子们向爱心企业家诉说自己的成长艰辛和寒窗苦读,展望自己未来的梦想。
   多场助学座谈会场面十分感人,捐助者和受助者得以轻松沟通,欢乐畅谈,学子们更是受益匪浅。特别是在金日集团专场发放会上李仲树董事长不但将自身经历和同学们分享,更以自己多年来领导企业奋斗拼搏的故事,激励学生们要敢于追求梦想,创造未来。一场场助学座谈会上都洋溢着浓浓的爱心和青春奋斗的正能量。
    受助学子:
   越来越自信 以行动感恩
   “慈善助学专列”开展至今,很多曾经受资助的困难学子已陆续走向工作岗位,开启人生的新篇章。今年的受助学子大多是“90后”,相比以往,今年的学子更显自信,他们以实际行动来感恩爱心企业和爱心个人。
   受海翼集团资助的往届学生带领今年的新生,自发写下感谢信并集体签名,在助学仪式上作为礼物赠与海翼集团;欢唱公司资助的学子在得知自己获得资助后,有感而发写下短诗赠与欢唱公司。还有不少学子一放假放弃暑期打工的机会,自发来到市慈善总会当义工,协助慈善助学工作的开展;有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多种社会公益活动,多次到福利院看望老人,帮助打扫卫生,到社区小学举行志愿者服务和讲座等。(厦门日报 文/图 记者 李晓平 通讯员 孙龙炜)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