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幼儿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启动 报名情况冷热不均

23.10.2018  12:41
厦门幼儿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启动 报名情况冷热不均 - 新浪
厦门幼儿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启动 报名情况冷热不均 - 新浪
厦门幼儿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启动 报名情况冷热不均 - 新浪
来源: n.sinaimg.cn

  -课后延时服务以托管为主,带班老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和完成作业。康乐二小、厦门五中小学部供图

  -课后延时服务可与体育、美育等活动结合。厦门五中小学部供图

  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郭文娟 见习记者 陈琼)我市7所市属学校和各区试点学校已陆续启动课后延时服务。首批试点学校运行情况如何?学校开展课后延时服务,主要有哪些内容?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多所学校,发现实际参加课后延时服务的学生数并没有预期的多,各试点学校学生报名情况冷热不均,有的全校400多人参加,而有的仅29人参加。与此同时,还有很多家长期待课后延时服务能尽快覆盖到自己孩子所在的学校。

   湖里实验幼儿园

   试行第一周不收费用建议制定应急预案

  上周,湖里实验幼儿园启动了课后延时服务,共有49个孩子参加,约占全园人数的12%。据介绍,该园课后延时服务时间为一个小时——半小时进行集体活动,半小时是小朋友的自主游戏时间。

  该园教师覃文文说,目前参加的人数比前期摸底的人数少,试行的第一周不收取任何费用。幼儿园会根据孩子的适应程度和家庭情况做安排,如果试行一周后家长仍觉得有需要参加再报名确认。

  另一名教师林老师说,湖里实验幼儿园此前也有留园服务。这些留园的孩子一般由生活老师看管,学生自己选择游戏材料玩耍。课后延时服务开展之后,班级里增加了带班老师和生活老师一起照看。老师们还会设计一些游戏,组织教育活动,使服务内容更丰富一些。

  试行的第一周,林老师发现了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些留园需求不大的家长有时遇到紧急情况未能按时来接孩子,但是又未报名参加延时服务,原则上这些孩子是不能留在课后延时服务班级的。目前,幼儿园还是比较人性化地处理这种情况。她建议,对于未报名家长临时不能按时接孩子的,可能需要制定应急预案和补充条款,真正为家长解决后顾之忧。

   文安小学

   若中途选择退出本学期就不能再次申请

  文安小学学生接近600人,申请课后延时服务的有80多人。这些学生根据年龄段分成了两个班,一、二年级合组一个班,三、四、五年级合组一个班。

  启动延时服务后,学校在一些细节上做了改进。第一天,只有一张签退表,家长需签到后再带离孩子。第二天,学校增加了签退表,方便家长签退,减少学生滞留时间。同时,中高年段自行回家的学生需在微信群里给班主任回复,以便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

  为方便管理,该校规定每学期只有一次申请机会,若申请之后学生、家长选择退出,就不能再次申请服务。“对于双职工家庭和接送困难的家庭来说,这是一种福利。但学生也要配合学校管理,不能影响他人。”该校一名老师说。

   湖里实验小学

   全校四分之一学生参加服务以托管为主

  湖里实验小学参加课后延时服务的学生有400余人,约占全校学生总数的1/4。

  该校副校长孙虹介绍,学校的服务内容以托管为主,带班老师维护班级秩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完成作业。也有一些学生比较“特殊”,他们会先去参加校内兴趣班培训,再返回参加延时服务。“不能因为课后延时服务而耽误学生兴趣特长的培养。”她说,学生在校自主学习,还可以和其他同学互相交流讨论,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可能比在家的学习效果更好。

   康乐二小

   启动后学生陆续退出截至上周仅剩29人参加

  康乐二小在前期摸底时,约100人有报名意向。学校原本打算将这些学生分为4个班级,没想到真正启动后,学生陆续退出,截至10月18日仅剩29人。校方分析,一方面可能与校外托管机构有关,据统计,该校1700多名学生中,有700多人参加午托、晚托班;另一方面,部分家长认为家里的阅读环境更安静,更适合自己的孩子。

  该校副校长朱从贵说,虽然目前需求量不是很大,不过,学校会本着为家长服务的态度,尽力去做好。他表示,如果可以安排一些公益机构来进行一些培训,丰富服务内容,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兴趣。

   厦门五中小学部

   与少年宫活动结合寓教于乐广受欢迎

  也有学校结合本校实际,推出个性化的服务方案。比如,厦门五中小学部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需要,以托管为主、特色服务为辅,将城市学校少年宫活动与托管服务相结合,受到了学生、家长的欢迎。

  据了解,该校设立了8个延时服务临时班级,由老师组织学生开展自主阅读、完成作业等托管服务,并增加体育、美育等活动。每周二、周四,学校还固定开设城市学校少年宫活动。以一年级为例,孩子们可以通过阅读美文、聆听美乐、书写美字、绘出美图获得成长。二年级则设置家长讲坛、部落小队实践活动等寓教于乐的内容。三、四、五年级有乐高、机器人编程、武术等兴趣班,还有思拓社、书声社等社团。

   家长质疑

   个别学校设门槛

   规定不够人性化

  课后延时服务的开展,受到了家长们的普遍欢迎。不过,也有家长反映,个别学校似乎有意无意设置了门槛。

  市民吴先生致电本报市民热线5589999反映,他孩子所在的学校规定,参加课后延时服务的孩子,一定要父母亲去接送,爷爷奶奶接送的不能参加。也有家长说,学校规定必须由父母准时到学校接送孩子,孩子不能自己回家。父母无法准时到学校接送的,就不能参加服务。“这个规定是不是太严了?能不能人性化一点?

  还有的学校要求,参加课后延时服务的学生,如果要参加课外培训,也不能请假。这让一些家长感到很为难。

  对此,有老师表示,之所以规定由父母来接,是因为课后延时服务本来就是为了照顾家里没有老人接送的群体。换句话说,如果孩子有老人接送,也没必要参加。而且,有些家长对服务内容有误解,以为可以让老师辅导孩子做作业、补课。实际上,老师主要是看管、托管服务。另外,要求学生尽量不请假,主要是为了便于管理,因为课后延时服务班级是临时组建的,托管老师也不是固定的。

   服务时间

  ●夏令时段18时结束

  ●非夏令时至17:30

  今年8月,市教育局发文,表示我市部分公办小学和公办幼儿园将先行试点开展课后延时服务,以后再逐步推广到社会力量举办的普惠性小学和普惠性幼儿园。服务对象为下午放学后有延时服务需要的学生。课后延时服务一般从下午放学后开始,夏令时段(每年5月1日至9月30日)课后延时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为18时,非夏令时段服务时间原则上为17时30分。服务时间不超过2课时。

   服务费用

  ●幼儿园每学期270元

  ●小学生每学期225元

  延时服务以家长自愿报名、学生自主参加为前提,学校提供托管服务或组织开展体育、美育、科技等实践培训活动。严禁组织或变相组织集体教学或“补课”,严禁以课后延时服务名义开展营利性活动。

  在费用方面,学校、幼儿园等单位工作人员参与课后延时服务工作的,按人均每课时不超过60元(含60元)发放劳务费。小学托管服务费的指导标准为每生每月50元,幼儿园为每生每月60元,按学期收取,每学期按4.5个月计算。也就是说,小学生每学期225元,幼儿园每学期270元。对本市低保户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托管服务费给予减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