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坚持生态立市、促进可持续发展纪实

15.08.2017  09:34

  厦门的城市绿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62%。记者 施辰静 摄

  厦门大力推广新能源交通。记者 施辰静 摄

  阳光下,一海环绕的厦门碧波荡漾,火红的凤凰花在湛蓝的天空下展露热情,带着海洋气息的清新空气随风飘送在鹭江两岸。

  陆地面积169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90平方公里的厦门,其实并不显眼。然而,就是这个弹丸之地,每年却吸引着全世界人们纷至沓来,一览风光。

  “来到厦门,才知道她有多美,空气有多新鲜。”每年千万游客的到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冲着厦门优美的生态环境而来。

  以占福建省1.3%的土地,创造出占全省14%的生产总值、近1/4的财政收入和1/2的进出口总额,环境指数位居全国前列。生态烙印遍布山川街巷,厦门正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加快探索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勇于探索,走出了一条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之路。

   提升绿化“诗意”充满新家园

  道路两侧,社区小公园重新装扮一番,绿树成荫;道路中间,绿化提升后,植被层次感很强,三角梅灿烂绽放点缀路面;路面上,铺上了崭新的沥青,换上了可调式窨井盖,“坑洼”不见踪影,行车更舒适……改造提升后的公园东路,成了一条“明星路”,常有市民驻足拍照。

  公园东路的美丽蜕变,是厦门市绿化重建提升工作的一个缩影。如今,行走在厦门,处处可以感受到绿潮涌动。

  素有“海上花园”之称的厦门,历来注重泼绿入画,成就大美,每年投入数亿元全面开展“四边”景观绿化提升工作,目前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62%,可谓“一路一景、步移景异、时时有花、季季有彩”。

  不幸的是,大美厦门去年遭受了超强台风“莫兰蒂”的重创。

  随后,鹭岛拉开了灾后重建提升的大幕。树木绿化、电缆入地、沥青铺路、换窨井盖、立面提升……厦门重新梳理这座城市,一草一木一街一巷,经历着重建、恢复、提升。厦门市还坚持绿化、彩化、花化、文化、变化等“五化”理念,遵循“适种、经济、美观”原则,全面加快推进园林绿化重建提升,全年计划完成新增和提升改造城市园林绿地450公顷以上。

  在灾后的精细化提升下,鹭岛被台风刮走的“颜值”重新恢复并刷出新高度,提升后的街巷甚至更加楚楚动人,新家园处处充满“诗意”。2016年,全市完成新增园林绿地487公顷,完成年度任务的121%,其中新增公园绿地166公顷,完成年度任务的166%。在市民的家门口,这些绿色福利看得见、摸得着。

  如今,厦门正全面推广垃圾不落地和垃圾分类工作,从健全分类回收再利用体系、完善居民小区硬件设施等多方面入手,精细化管理城市。

   呵护空气清新厦门幸福多

  这两年,“厦门蓝”这一新词汇,开始在市民游客的微信、微博里流行了起来。这种蓝的背后,实际上就是厦门令人羡慕的清新空气——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空气质量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分别列第二和第四位,空气优良率分别达到99.18%、98.9%。“厦门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清新的空气。”到厦门游玩后,北京游客冯峰在游记上如此开头。

  清新的空气背后,厦门有一套自己的规格。50以内的AQI(空气质量指数)属于优,但只要指数超过60,对于厦门各部门来说,必须马上行动起来,通过一系列降尘举措迅速治理污染问题。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这是一次不能停歇的抗争。率全省之先制定的《厦门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4-2017)》《厦门市进一步提升环境空气质量工作方案》,在全省率先实施的《轻微污染天气应对办法》,也成了上下一心提升空气质量的行动指南,受到省环保厅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厦门迅速的反应,快速的动作,在福建省拿下了多个第一。比如,率先完成了全市97家涉重金属企业污染整治,并深入开展清洁化改造;率先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排污权核定工作,全面推行排污权交易,2016年完成了26家企业排污权收储和335家重点工业企业的排污权核定等。

  标注着厦门空气质量的曲线,拉动的实际上是所有厦门人的幸福指数。正因为如此,厦门市委、市政府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特区发展紧密结合,着力推进“蓝天、碧水、绿色、宁静、洁净”五大环保工程。

   修复生态青山绿水还复来

  如今,走进五缘湾,海边栈道和沙滩修复一新,黑天鹅在湿地公园里自由觅食,白海豚时不时跃出海面嬉戏,游艇帆船在海湾里穿梭争流,不远处,商务运营中心高楼林立……很难想象,这里的湾区也曾一度被海堤分隔阻断,盐田滩涂密布,海岸侵蚀严重,人烟稀少。

  巨大的转变,源自厦门几年前投资100多亿元进行的五缘湾生态修复综合整治工程:破堤还海、引水入湾、清淤加深、修复岸线,营造近水亲水、宜居宜业的魅力湾区、浪漫海岸。就这样,通过生态修复综合整治工程,五缘湾、杏林湾、马銮湾、东坑湾等一个个昔日封闭沉寂的湾区,海水水质显著改善了,也为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预留出更大更优空间。

  不过,这座城市的建设者们很快意识到,海洋生态修复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海陆统筹一体化实施。“农药、化肥、各种畜禽养殖污染物等,所有的面源污染都是通过溪流进入大海的。”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为此,2014年底以来,厦门对全市9条小流域全面开展综合治理,对山、水、田、林、路、村庄等进行系统综合治理,使流域治理、生态农业、山体修复、水系整治、景观改造和人居环境改善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共赢,真正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民富”的目标,形成“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发展格局,探索形成了“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生态修复的创新样本。目前,先期试点的海沧过芸溪流域和集美许溪小流域水质已经取得明显改善,溪水清了,村子漂亮了,游客来了,村民的生计也火起来了。

  有自然弯曲的河岸线;有深潭、浅滩、泛洪漫滩;有常年流动的水,水质达到水功能区保护的标准;有乡愁、有野趣……如今,厦门在生态治水上已经勾画出一幅蓝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记者 林泽贵 廖丽萍 林世雄 通讯员 黄旋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