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名师肖俊宇:教书的人永远年轻
今年9月10日是中国第30个教师节,所谓三十而立,在这样特别的节点,我们想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感念师恩,于是,就有了“走近厦门名师”专题报道。名师之名,并非什么大显大赫,它是潜心耕耘杏坛结出的一份口碑、一身能力、一种情操。
肖俊宇2001年进入厦门教育科学研究院,专事小学语文教研。准确地说,这是一位教老师的老师。据说,他每每下校评课、讲课时,总会有一大批没被要求参加的老师也来了,如此引人入胜的课到底说了什么?咱还是先听听肖老师讲一个他亲历的小故事吧:
几个小孩在公园草坪玩游戏———拿着小刀往草地上的小圆圈丢,一次又一次,从背阴玩到阳光普照。在公园管理人员看来,这是破坏;也有的人会读出“危险”,那可是小刀耶;家长呢,估计要认为孩子们太贪玩啦。
那么肖老师是什么看法?“兴趣!原来孩子们对此感兴趣;而孩子们又为何对此感兴趣?”肖俊宇想表达的是,老师应有这样的敏锐,去发现,去思考。说白了,这关乎一位老师的情怀与能力———没有一颗热爱教育的心,不具超群的业务能力,如何炼成信手拈来的智慧?“厦门有小学语文老师五六千人,每帮助一名老师提升,惠及的都是其背后几十甚至上百名孩子。”看得出来,他享受这样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他期待所有老师想如他所想的那样,有情趣、有思想。
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但也并非那么玄乎。“多读书,持之以恒地读书,比如教育理论、学科基本功以及学术报刊杂志等等;不断梳理总结,写文章不仅是总结成果,往往也能诱发新的成果。”这是肖俊宇对年轻老师的寄语,更是他一路走来的经验之谈。他说,老师应该是越活越滋润,因为面对的总是鲜花一样的青少年,永远年轻。
还有一件值得一说的事,肖俊宇曾开设博客,取名“成长”。他在上面记录了教学案例与随笔等,也“泄露”了他之所以为名师的“密码”,比如他说:“老师终日同文化相携,和知识共舞,与心灵互动,有她特有的高洁与典雅。”这是一种对事业纯粹而真诚的爱。他还提及: “作为教师,教学之余我常到书海中徜徉,在书香中沐浴……有人问,什么是研究,我想,研究就是阅读,阅读就在研究;有人问,怎样才能提升自己,我想,提升就靠阅读,阅读就在提升……”这是对完善自我的不懈追求。
【人物名片】
肖俊宇 福建省首批正高级教师,福建省特级教师,厦门市杰出教师;先后在《语文教学通讯》等全国二十多家省级以上CN杂志发表文章300多篇。现任职于厦门教育科学研究院,专事小学语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