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46天无雨遭遇夏秋连旱 是15年来雨水第二少的
厦门网-厦门日报讯(记者 殷磊 通讯员 帅红)
从9月5日以来,厦门已经46天没有出现有效降水。昨日,记者从市气象局了解到,8月以来,我市降雨持续偏少,目前已经出现夏秋连旱。从大气环流形势分析,近期我市不大可能出现可以有效解除旱情的降雨。气象专家提醒相关部门,尽早做好科学保水、节水、水资源调度等工作,为可能加剧的旱情作准备;持续的干燥少雨导致森林火险等级升高,市民务必注意用火安全,进山入林游玩时切勿携带火种。
旱情如何?15年来雨水第二少
从9月5日至10月20日,厦门46天的累计降雨量只有2.1毫米,比常年同期少了近150毫米,属于异常偏少,旱情已由夏旱发展为夏秋连旱。
厦门的旱情不是从9月开始的。今年整个夏季(7月-9月),厦门降雨都偏少,累计雨量为246.1毫米,比常年同期的雨量(483.8毫米)少了近一半。特别是8月、9月,雨水尤为稀少。8月的累计雨量为87.9毫米,比常年偏少了117.9毫米,属于降雨显著偏少的月份;9月就更离谱了,整月雨量只有28.1毫米,还不及常年同期雨量的零头,属于降雨异常偏少的月份。根据气象部门的统计,今年夏季是近15年来同期降水第二少的年份,仅次于2012年。
进入10月以来,厦门更是没有出现有效降雨,到昨天的累计雨量只有0.2毫米。虽说秋季是少雨的季节,可是旱成这样,也是不多见的。
为何干旱?是台风偏少造成的
这场干旱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气象专家分析,台风少是主因。往年9月份后的降雨,大多由台风贡献,而今年8月无台风影响厦门,9月份影响厦门的台风数量有限,且多为外围风力影响,所以雨量稀少,空气干燥。从根源上分析,这样的气候可能与正在形成的厄尔尼诺事件有关系。厄尔尼诺事件指的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大范围长时间(维持3个月以上)异常增暖的一种气候现象。按照目前的观测数据判断,今年很可能发展为厄尔尼诺年,目前厄尔尼诺状态正在形成过程中。厄尔尼诺事件对太平洋东部、中部的影响是海温升高,但对太平洋西北部来说则会导致海温偏低,而这里正是台风的出生地,海温偏低使得海水蒸发量减少,提供台风的动力小,台风就成了“无米之炊”。
未来如何?有阵雨但难解旱情
新一股冷空气的先头部队,今天夜间就将抵达厦门,冷暖空气交汇可能会带来降雨。只是,从大气环流形势分析,这次降雨偏弱,难以解除眼下的旱情。
气象专家介绍,按照我市目前的旱情来看,只有连续3天累计雨量达到或超过30毫米的降雨,才能解除旱情。但今夜的降雨雨量可能只有小雨的量级(≤10毫米),所以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旱情,但不能真正解除干旱。气象部门预测,这次降雨过后,未来一周,我市仍不会出现有效降雨,旱情还可能进一步发展。
市气象局的工作人员对此表示,他们将抓住一切有利时机,适时开展人工降雨增雨作业,缓解旱情。
【链接】
我市尚未出现大范围农业干旱
本报为您介绍干旱类型
近期,不少媒体提到,厦门已出现“大旱”。是不是我市已出现田地大面积干涸、用水严重困难的情况了呢?事实上,这里所谓的“大旱”是按气象干旱的标准来说的。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专业角度、不同观测标准,干旱也分为不同的类型。
●气象干旱。这个类型的干旱最直观,判断起来也比较简单,主要就是看降水量。按时间分布,可以划分为春旱(2月11日至梅雨开始)、夏旱(梅雨结束至10月10日)、秋冬旱(10月11日至2月10日)。每个时段的旱情,根据严重程度,按照不同的标准,又分为旱兆、小旱、中旱、大旱、特旱。
●农业干旱。顾名思义,旱情是针对农作物生长来判断的。如果由于土壤水分持续不足而造成的作物体内水分亏缺,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就是出现了农业干旱。 眼下,厦门还没有出现大范围的农业干旱,虽然水库的库容比常年同期偏少,但全市小(一)型以上水库的蓄水量仍有六成多。
●水文干旱。主要是针对江河湖泊以及水库水量的情况来判断的。由于降水的长期短缺,地表水或地下水收支不平衡,出现水分短缺的现象,就是水文干旱。
●社会经济干旱。这种类型的干旱所针对的领域比较广。社会对水的需求通常分为工业需水、农业需水和生活与服务行业需水等,如果在这些方面出现了需大于供的情况,就是发生了社会经济干旱。(记者 殷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