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4万人从事家庭服务业 管理系统明年3月有望上线

17.12.2015  11:51

  厦门日报讯(记者 江海苹)厦门家庭服务从业人员从原先的散兵游勇发展到超4万人的职业大军。昨日上午,厦门家庭服务行业协会举行第二届第一次会员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

   市家庭服务行业摸清“家底”

  2015年6月份,市家庭服务行业首次对全市展开调查摸底。昨日,市家庭服务行业原会长杨权礼自曝了行业的“家底”。

  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计有463家家庭服务类企业。其中,综合性家政服务企业364家,专业保洁家庭服务企业74家,搬家服务企业(以搬家命名)7家,月子会所及其他咨询类企业18家。

  据介绍,目前,厦门已形成了小羽佳、好慷在线等综合龙头企业带头,金德佳、孕育年华、齐邦等保洁、月嫂、搬家等新兴服务业态、专业化细分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并进的局面。

  截至2015年底行业年消费产值约50亿元。家庭服务从业人员也从原先的散兵游勇发展到超4万人的职业大军,其中包含钟点、保姆、月嫂、搬家、清洁、维修等。

   “互联网+”让家政服务更便捷

  网上淘保姆、微信淘月嫂、手机预约……多种新服务模式大大丰富了行业内涵。目前,互联网在厦门家政行业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互联网信息化服务已成为普遍管理手段。OTO、股份制改革、股权激励等管理手段和经营理念在厦门家政行业内激流涌动。各龙头企业充分挖掘线上、线下资源,积极搭建跨区域、覆盖全国的互联网信息交流平台和呼叫服务中心,形成了线上、线下相结合,产品多维度延伸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格局。“互联网+家庭服务”正成为厦门传统家政业向现代家庭服务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对于行业的“互联网+”,厦门小羽佳家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翟焰认为,企业要注重市场的竞争能力,通过“互联网+”让企业更好地发展。但服务行业不同于现在的“滴滴打车”等,不能完全互联网化,还是要沉下心来,做好基础,开发更好的家政产品,适应市场需求。因为家政产品是动态的,会根据心情、技能等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即使有很多的宣传,产品不让客户满意也不行。

  据介绍,明年3月,厦门市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综合服务管理系统将有望上线。通过这个管理平台,将能更有效地对家政从业人员进行管理。比如,客户只要扫一下微信二维码,就可以了解你所雇佣的家政人员的健康状况、来自哪里,从事多少年家政工作等等。

   >>部门声音

   通过立法 让家政服务更规范

  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石好荣认为,眼下家政行业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行业,它和人人都有关系。家政的好与坏是城市服务水平的体现。目前,家政市场供不应求,但矛盾问题依旧突出,主要表现在家政人员流动性大、家政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矛盾纠纷频发、处理纠纷无标可依有标不行。所以,要尽快督促行业立法,让家政服务业在市场上有法可依,规范家政服务行为,切实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石好荣说,当前厦门正在探讨、推动家庭服务行业的立法工作,这项工作至关重要。作为经济特区,厦门的城市建设和家政服务要相匹配,就要通过立法,让行业的队伍、机构和内设健全,推动行业整体发展。同时也要依法制定行规行约,建立行业自律机制,规范行业服务行为、服务质量及服务价格标准,这样才能促进行业内部公平竞争,提高行业整体素质,维护行业和会员企业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