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即将迈入“地铁时代” 跨岛发展步伐更快

09.10.2017  11:03

地铁1号线海景车程让市民争相拍照。(记者 王协云 摄)

地铁1号线金砖主题车厢。(记者 王协云 摄)

  今年国庆中秋黄金周,本地最让厦门人关注的事情,莫过于地铁1号线体验式运行了。3天来,厦门地铁的“速度与激情”、便捷与舒适,都让体验者们交口称赞,全国独有的两公里海景车程更让所有乘客雀跃不已。“地铁时代”正扑面而来,已经有很多市民依托地铁1号线规划未来新的出行方式了。事实上,地铁线路的开通不仅将从根本上改变城市的交通结构、出行方式和通行效率,对推进城市更新,加快跨岛发展,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变传统居住观念 将疏解城市中心区密集人口

  “空间不是距离,时间才是距离”。

  一直以来,大多数人都以距离市中心的远近来衡量交通的便利与否,通勤成本成了人们选择居住地的一大要素。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密度也因此居高不下,交通拥堵等“城市病”也由此而生。

  地铁的开通,将使人们对目的地距离的衡量标准发生彻底改变,人们将改变“区位”的概念,把地理距离变成准确的时间距离。

  地铁快速、准点、便捷的优势,可以让沿线居民即使在交通高峰期,也不需要心怀忐忑地打提前量,从而自如掌控生活的节奏。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选择居住地的标准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对居住空间从拥挤的岛内中心城区向岛外新城迁移产生了极大的牵引力,城市中心区过度密集的居住人口将因此得到疏解。

  业内人士分析,地铁开通将大大缩短郊区与城区的距离,所以“工作在岛内,生活在岛外”的生活模式会更为普遍。“宁要岛内一张床,不要岛外一套房”的理念正在改变,而这种思维会在地铁线网形成后彻底更改。

  优化功能空间布局 缩小岛内外公共服务的差距

  不得不承认的是,城市规划常常要落后于城市发展,造成城市布局混乱,功能空间分布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一个明显的例证,就是城市交通的潮汐现象严重。厦门岛内的西部主要是机关、金融贸易、旅游、商业办公区,而东部有许多大型居住区,南北区域的情况也大致相同。多数人出行的方向和时间相同,造成了高峰期道路的拥堵和公交运力的严重不足。

  “拥有大运量的轨道交通,就如同拥有了城市的‘脊椎’,这样的城市同传统城市之间的差异,如同高级脊椎动物和软体动物之间的差异。”规划专家指出,“交通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沿着交通走廊布置高密度的居住、商业和其他城市用地,将使城市功能空间布局重新得到优化调整。

  地铁建设促进沿线居住区、工业区或商贸区的兴建,带动配套的市政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设施建设。根据深圳轨道交通的建设经验,每一个换乘枢纽站周边500米半径范围内,需匹配可容纳5万人的商业设施、住宅以及社会基础设施,由此带来巨大的公共服务供给;作为厦门市跨岛发展的支撑,地铁还将缩小岛内外公共服务的差距,促进岛内外公共服务水平的均衡化发展。

  未来的厦门,将由大容量、快速的地铁形成厦门城市客运系统的骨架,利用公共交通线网串联城市功能中心,通过交通导向发展模式优化枢纽站周围土地利用,形成“珠链式”布局形态。依托地铁线网,一方面,全市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生活等功能片区被紧密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在线网周围,老城区地块被置换出来,成为厦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新开发片区、重点建设区域的发展被带动,城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

  带来全新商业空间促成多元化商业业态格局

  对于城市商业而言,人流就是金钱。具有稳定大客流的地铁,将给城市商圈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它将带动传统商圈的优化升级。以地铁1号线为例,线路从鹭江道至厦门北站,主要经过旧城区、厦门火车站片区、嘉禾路商业区、杏林组团、集美新城、厦门北站等重要客流点及开发区域,涵盖厦门三大传统商圈――中山路商圈、火车站商圈、嘉禾路商圈。这三大传统商圈的站点商业氛围浓厚,租金也较高,地铁将带来更加巨大的客流量,促成高密度开发,形成地上商业设施与地下商业设施相衔接、商务服务与生活服务相结合、高端购物与特色购物街相补充的地铁商业圈,促进商贸、商务、旅游、休闲、购物协调发展,使传统商圈重焕生机。而对岛外的新商圈来说,地铁将带来更加巨大的变化。

  轨道交通线网的构建,还将促成城市多元化的商业业态格局。轨道集团的专家指出,根据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经验,轨道交通沿线商业业态形式会出现较大的调整,产生地下快速型、便捷型商业、地下商业街铺、地面高端购物中心、高端商务办公、休闲娱乐中心、综合超市等多元化业态格局。新华都集团相关负责人许言告诉记者,公司一直在关注地铁周边新商圈的发展,不仅限于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还会结合布局小型的便民店,共同促进新商圈的繁荣。(记者 殷磊 袁舒琪 崔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