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分级诊疗改革获中国政府创新奖 成为国家医改示范
记者昨日从市卫生计生委获悉,在刚刚结束的第八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评选中,由厦门市政府选送的“厦门市分级诊疗改革”项目成功当选,成为全国医改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
该奖项是我国政府创新领域的最高荣誉。今年全国有119个项目参与申报,经过激烈角逐,21个项目入围,21个入围项目中仅10个项目获优秀创新奖。评委团一致认为,今年申报项目质量最优。这是因为,今年评选比往届要求更高。比如,要求创新不能停留于理论层面,而必须经实践证明有效,被百姓认可;要求创新项目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厦门市分级诊疗改革”项目完美地契合了本次评选所有的“高标准”、“严要求”。
为了改变长期以来大医院人满为患、疲于应对的“战时状态”,2012年以来,我市开展了“糖尿病、高血压病分级诊疗改革试点”,选择以糖尿病、高血压病两个慢性病高发病种为切入点,通过创设大医院专科医师、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师和健康管理师“三师共管”服务模式,构建“糖友网”、“高友网”管理载体,创新了慢性病规范化管理和体系化防治工作模式,形成了以“慢病先行,急慢分治,上下一体,三师共管”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病分级诊疗模式,引导群众科学有序就医,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试点改革3年来,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经初步统计,2015年全市三级医院以慢病为主的普通门诊量下降了15.5%,基层的诊疗服务量提升了36.3%。“糖友网”、“高友网”受到群众热烈欢迎,入网病人由去年的3024人,激增至“糖友”15598人、“高友”21608人,两网合计37206人,较去年呈现10倍增长。
事实上,全国多个城市都在探索分级诊疗,有的甚至已达十年之久,为何独独厦门中选?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杨叔禹认为,亮点有四:柔性引导推进分级诊疗缓解看病难,不搞“一刀切”;以慢病为突破口,防治结合,提升慢病管理水平,缓解看病贵;三师共管联动机制及完善的信息网络平台载体;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医院放不下、基层接不住、患者不乐意”三大难题,多部门协同推进。这些举措很多是全国首创,实施后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切实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和信赖。
今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将厦门探索的有益尝试吸纳其中。随后,国家卫计委在上海召开全国分级诊疗现场会,厦门作为唯一的地级市代表介绍经验,并参与全国巡讲作政策解读。这意味着,“厦门市分级诊疗改革”项目的可复制、可推广已基本实现。这个模式为社会治理、完善社区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国家医改试点城市,我们在医改深水区摸着石头过河,先行先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美丽厦门、健康先行’。”杨叔禹说,“今日的荣誉是新的起点,将鞭策我们继续前行。改革永远在路上!医改必须让老百姓真正得实惠,让老百姓的健康得到更好的保障,才算是真正的医改,实实在在的医改。”(文 记者 陈莼 楚燕 通讯员黄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