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厦门六区将建垃圾直运体系 要建12条示范线路

02.06.2016  04:21
  

  垃圾转运车到哪里了,环卫工人只要动动手指,就能知道了。记者昨日获悉,今年厦门六个区都将建立垃圾直运体系,环卫工人通过掌上环卫系统,可查询垃圾转运车所处何方。

  垃圾直运,即取消清洁楼中转环节,将垃圾直接运输去处理。这需要垃圾转运车到大街小巷收集垃圾,通过智能化的定位,将使垃圾转运收集效率更高。

  【模式】

  取消清洁楼中转环节,采取三种垃圾直运模式

  市环卫处介绍,未来厦门的垃圾直运,将取消清洁楼中转环节,采取三种模式相结合:垃圾转运车辆和垃圾容器接驳;大型垃圾转运车辆和小型转运车辆接驳;大型车辆、小型车辆、移动式压缩站混合作业。

  市环卫处环境卫生管理科负责人赵海涛解释,第一种模式即环卫工人把装满垃圾的密闭式垃圾桶拉到路上,再由垃圾转运车统一运走。第二种模式是由小型转运车辆(可容纳500-800公斤垃圾)到背街小巷如担水巷去收集垃圾,再统一装载到如镇海路这样的大路上,再由大型车转运。第三种模式是指各种车辆、压缩系统相结合,进行对接。

  【推广】

  集大3个学院率先实现直运,年底前全市要建12条示范线路

  记者了解到,集美区环卫部门已率先建起一条直运示范线路,把集美大学下属的师范学院(1处)、轮机学院(1处)、水产学院(2处)等4处的垃圾直接收集运往东部固废中心处理。

  昨日下午,记者现场观摩了垃圾直运模式。下午3点半,压缩式垃圾转运车先来到师范学院,学院后勤工作人员随即与环卫工人一起,把一个个装满垃圾的黑色塑料袋装进转运车后斗,进行压缩。接着,垃圾转运车继续前往另外两个学院运垃圾。

  集美城市发展有限公司经营部经理杜敏强介绍,以前这三个学院的垃圾都堆放在户外的垃圾池中,容易散发臭味,尤其到了炎夏,对周边环境影响更大。垃圾直运模式可做到日产日清,避免垃圾长时间堆放。

  目前,压缩式垃圾转运车上午和下午各来一趟,每趟约可装载3吨垃圾,这些垃圾主要是师生的日常生活垃圾,厨余垃圾则由另外的转运体系运作。双方约好收集垃圾的时间,临近约定时间,学院会把垃圾提前搬运出来。

  杜敏强表示,下一步将把集美大学其他学院的垃圾都纳入直运体系中。据市环卫处介绍,今年底前,全市将建设十二条垃圾直运示范线路,其中思明、湖里各三条,集美、海沧各两条,同安、翔安各一条。

  【优化】

  开发智能环卫系统,手机可查询转运车位置

  清洁楼没了,转运车辆多起来,会不会对交通产生影响?赵海涛说,垃圾运输将在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进行,比如参考苏州的夜间运输模式。另外,各区环卫部门也要做好前期充分调研,规划好最高效的收集线路、沿线路的各个点位,同时要在指定时间把垃圾运出来等待。

  环卫工人把大量垃圾桶运到路上等待转运,会不会影响市容,阻碍交通?赵海涛说,现在杭州已开发出一套环卫作业系统,解决了这个问题,类似“掌上公交”,可以定位垃圾转运车目前所处的位置,环卫工人通过手机查询,就能知道转运车是否快到了,然后适时把垃圾桶运出来。未来,厦门也会采取这种方法,在垃圾桶和垃圾转运车上安装GPS定位芯片,开发一套智能定位系统,提高运输效率。

  【链接】

  全市379个清洁楼

  将何去何从?

  环卫部门:改造成停车场、休息地、仓库或环卫科普基地

  根据计划,厦门要在2018年底建成桶-车-站(压缩中转站)生活垃圾直运体系,通过减少垃圾转运环节、提高运输设备密闭性等措施,避免二次污染,实现垃圾收运体系整体提升。据了解,目前全市有大大小小共计379个清洁楼,生活垃圾直运体系建立后,这些清洁楼何去何从?

  赵海涛说,清洁楼散发的味道重、机械作业噪音大,像水仙路、湖光路等地的清洁楼,距离居民区很近,常让周边居民感觉不适。未来,清洁楼将转变功能。按照初步设想,一些城区核心地带的清洁楼,一楼区域将改造成小型垃圾转运车辆的停车场,二楼区域则改造成环卫工人的休息场所,类似“马路天使驿站”,环卫工人可在这里喝水、吃饭、冲洗等。而边角地带的清洁楼,则可以开发成仓库,用于放置一些环卫作业工具。另外,一些具备条件的清洁楼还可改造成小型垃圾压缩站,配备密闭的垃圾桶,对周边环境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还有近些年才建起来的新式清洁楼(五缘湾有一座),空间大,周边环境也不错,环卫部门考虑将它们改造成环卫科普基地。(文 记者 谢雨真 实习生李巧莉)

【编辑: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