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公布重要地质灾害点 这九个地方请小心防范

14.04.2015  11:05

  (记者 张明蕾)近日,市国土房产局发布了《厦门市201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简称《方案》),列出全市九处重要地质灾害点。除了详细地点,灾害种类、威胁对象和建议防治措施等都一清二楚。

  分布>>

  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122处

  4月-6月属汛期,是地质灾害易发期,其中5月-6月的雨季和7月-9月的台风季尤甚。厦门地质灾害多由强降雨引发,根据厦门市气候变化监测评估中心的《厦门市2015年主要季节气候趋势预测》,今年春雨季降雨量接近常年,雨季降雨量略多,台风季雨量偏少。因此预计今年地质灾害仍然以崩塌和滑坡为主,少量泥石流,总体数量接近常年。

  截至2015年3月,全市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122处,比上年减少6处;其中危险性、危害性较大的地质灾害点有9处,和去年一样。全市应重点防范地质灾害的镇(街)、场有17个,行政村(居委会)有46个,后者数量比去年减少了3个。

  厦门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山体地带和人为削坡建房、修路等工程建设形成的斜坡处,山区、山前地段、沟谷与沟口地带、矿山开采区等是地质灾害易发区段。依据《方案》,厦门地质灾害高易发地段包括同安区的汀溪镇和莲花镇、翔安区的大帽山农场和新圩镇、集美区的后溪镇、海沧区的蔡尖尾山,以及厦门岛内的狐尾山-仙岳山-园山、鸿山-东坪山-云顶岩一带。

  防范>>

  汛前开展排查,汛期加强巡查

  汛前的隐患排查工作,是防范地质灾害的第一道关卡,各区、各有关部门不仅要排查已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变化情况和地质灾害易发区新安全隐患,还要落实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发放防灾明白卡,设立警示牌等。其中,高陡山坡(边坡)和堆填有大量建筑土头、垃圾、矿山废弃土石等物质的沟谷应重点排查,防范可能发生的崩塌、滑坡或泥石流灾害。

  《方案》要求汛期期间,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地质灾害报告平台应与相关应急服务平台实现联动互通。村(居)要组织受威胁村(居)民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区段开展经常性监测、巡查,台风暴雨、强降雨期间应扩大范围和加密监测、巡查。市国土房产局则需会同市气象局根据降雨预报等及时作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当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达到三级或三级以上时,各区人民政府应适时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当遇短时间强降雨(3小时降雨量超过30mm)且降雨可能持续时,所在区域防灾责任人、协管员要及时了解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地段的情况,关注雨情,适时组织受威胁的人员转移避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