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公交优先城市名片亮起来

17.09.2014  17:04

9月16日,厦门市“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拉开帷幕。(龚仁智 摄)

  

厦门BRT在全国首创高架模式并一次成网。(厦门公交集团 供图)

  

厦门积极推广LNG公交车。(龚仁智 摄)

  

  十年磨一剑,经过潜心经营,厦门把公交打造成了文明城市的一张名片。

  十年前,上海市一位退休教师就曾致信厦门市领导,赞扬厦门公交车上的文明让座之风;十年间,在万千游客切身体会后的心口相传下,厦门公交的文明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在历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考评中,厦门公交次次全面达标,展现公交文明服务的成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交上了满意合格的答卷。

  其实,这只是厦门多年来坚持不断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在一个阶段性成果。2006年以后,伴随着公交体制改革,厦门开始了新一轮的公交优先发展战略。这一轮的发展锁定科学公交、惠民公交、智慧公交、绿色公交等议题,继续提升公交优先的含金量,进一步地擦亮这一城市名片。

  2006年6月,在厦门市委、市政府和厦门市交通运输局的主导下,厦门公交集团有限公司由原厦门公交总公司、厦门特运集团、厦门运发总公司整合成立,主营城市公交、长途客货运、汽车站、出租汽车、汽车修理及相关辅业,是厦门市国有公共交通骨干企业,是福建省最大的城市公交、道路运输综合性企业。自此,厦门原来由多个经营主体共同运营的公交事业,除了海沧农客外,全部整合成一个主体。

公交惠民

让多数人共享发展成果

  2006年至2011年,厦门市先后进行五次公交票制改革,尤其是2010年10月1日和2011年9月1日两次大幅度的公交票制改革,票价由原来的最高8元降为最高限价2元,公交低票价的“公益性”充分体现。全市按本岛、海沧、集美、同安、翔安分为五个组团,统一全市线路的编号规则,组团内线路和跨组团但线路长不超过20公里的实行全程1元票制;跨组团且线长超过20公里的实行上车1元,分段计价,最高票价2元。同时,E通卡8折优惠,学生卡5折优惠;厦门市公交车空调化达100%,开启空调不加收空调费。

  而为了让公交票改这一惠民措施得以持续,厦门市政府每年在这一项措施上的补贴高达数亿元。

  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阮跃国告诉记者,公交惠民,不仅仅要照顾到普通民众,还要惠及更多需要帮助的群体。

  2013年重阳节(10月13日)起,厦门本市户籍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免费乘坐厦门的公交车。

  2013年7月15日零时起,残疾人士持“二代残疾人证”,在厦门乘坐公交车、BRT、渡船等市内公共交通工具,享受免费待遇。近两年来,持残疾人卡、盲人卡乘车的市民达到近五百万人次,优惠总额达到四百余万元。

  从2007年初起,厦门先后开通了岛外偏远中小学校每周五、日的接送学生专线,几年多来,共接送学生近三万班次,接送学生近三十余万人次,未发生任何违章或交通事故。

科学谋划

建设立体公交体系

  如今,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状况日益加剧,城市公交周转效率不断降低,是中国目前多数一二线城市建设公交体系的困扰。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公交线网对提高运营效率、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行业一直在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

  据厦门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龚建阳介绍,目前,厦门也在积极探索更为合理的公交线网模式,以期在未来形成“以轨道交通及BRT线路为骨架,常规公交线路为主体,定制公交、城际公交、支线公交、社区公交、直达快线、穿梭巴士等特色公交服务为重要补充的多元化立体公共交通体系”。

  2008年,厦门BRT正式建成通车,目前总里程53公里,共有3条BRT快线及11条链接线,BRT以其快速、准时、廉价的特点,为厦门的公交分担了超过10%以上的出行率。快速公交的成功运行和第一码头公交枢纽站、寨上公交枢纽站、会展中心公交枢纽站等一大批枢纽场站的先后投入使用,为厦门构建立体化、多元化、科学合理的综合公共交通运输系统提供了基础保障。

  在此基础上,厦门持续新增、优化调整公交线网,鼓励市民换乘,使得线路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有效地提高线网覆盖率。

  同时,厦门市采取多种调度模式缓解乘车难。开通区间线、高峰线、环形线、学校周末专线、园区专线及社区公交等特色线路。特别是去年开通的社区公交,解决了交通出行存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也填补了公交线网的空白,提高了线网覆盖率。

  来自市民的一线反馈,是相关部门开展公交规划及布局工作的最大依据。因此,厦门市始终坚持开展客流调查,分析解决部分线路满载拥挤等问题。近年来多次针对满载率超过50%的公交线路,以及市民反映的部分站点客流集中问题进行客流调查,同时通过公交网站和各种媒体,广泛收集市民对改善高峰乘车难的意见、建议,对高峰期乘车难的线路采取增加车辆投入、加大发班密度、车辆扩容及加开高峰区间线等具体的改善措施,进一步满足市民的乘车需求。

  据统计,厦门公交体制改革以来,公交线路由2006年的141条增加至目前的315条(其中BRT及链接线11条),公交车辆数由2006年的1982台增加至目前的3847台;目前日发公交班次4.06万班,首末班准点率达99%以上。

产研结合

进入智能公交时代

  在信息时代,信息系统在交通运输的组织和监管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随着智能手机等终端的全面普及,市民对公共交通智能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高。

  2008年,厦门公交集团联合厦门卫星定位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并建设“GPS智能公交系统”,2009年全面应用于运营管理。GPS智能公交系统综合运用GPS定位、GPRS无线通信、GIS地理信息、自动控制等信息技术,结合公交车辆调度生产管理实际,取消传统手工路单并启用电子路单,实现了公交车辆生产运营调度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

  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智能排班、自动报站、运行监控、实时运营调度、跨线路调度、电子行车路单、驾驶员工作时长考勤、车辆日检刷卡管理、停车场规范停车管理、安全限速、安全提醒和统计分析等。

  细心的乘客也许可以发现,无论是车辆超速、前方有斑马线、公交车到终点站后的下一班发车计划等有关车辆行驶和运行的问题,车辆都会自动提醒。

  记者也曾参观过厦门公交集团的调度室,只要一台电脑,调度员就可以全面掌握厦门市所有公交车辆的实时状况,轻点鼠标,就能调取实时视频。每一个突发状况、司机的每一个违章行为,系统也能调出轨迹和当时现场视频进行分析。

  而这些,都要归功于这套“GPS智能公交系统”。该系统先后荣获“全国交通输企业管理协会创新成果奖”、“厦门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科技进步企业提名奖”等荣誉,也让厦门的公交智能化管理走在了全国前列。

  同时,为了让群众更加方便地乘坐公交,厦门公交集团联合中国移动,在2010年便在全国率先推出手机“掌上公交”查询系统(手机实时公交电子站牌)。用户通过手机可实时查询到要乘坐的公交车的实时位置、实时到站、实时离站等信息,这是智能公交系统的延伸,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公交出行个性化用户体验。

节能减排

为绿色公交铺路

  2010年5月31日,厦门被授予第二批“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应用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厦门一直以来推行的节能公交战略被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自2008年起,厦门公交集团在新购公交车上采用了电控国Ⅲ柴油发动机、汽车三级总线(CAN总线)技术、电涡流制动缓速器、底盘自动润滑系统、车上监控系统等。累计投入资金17亿元,新增公交车3412台。

  同时,厦门积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及新能源公交车,2011年3月17日,首批投放37辆油电混合动力公交车示范运行,至今共投入3亿多元,购置386辆油电混合动力公交车进行示范运行。

  根据实际运营情况,油电混合新能源公交车辆与同等车型普通柴油车辆相比平均节油率达20%。按月运营里程7000公里计算,386辆油电混合公交车全年可节省燃油2464224升,约2144.67吨。

  为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战略,促进实现交通能源的多元化,并同时减少交通系统的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厦门市积极响推广LNG清洁能源公交车,目前共投入上亿元资金购置246辆LNG清洁能源公交车进行低碳试点工作。

  根据相关部门统计,与传统柴油车相比,LNG清洁能源天然气车辆可综合降低废气污染物排放量82.2%,其中SO2约占90%、NOx约占39%。由此推算,目前投入的246辆LNG清洁能源公交车每年可降低二氧化硫约236.21吨,氮氧化物约29.85吨,且无粉尘排放,对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有显著作用。

  鉴于在“绿色公交”上的出色表现,厦门公交集团集团被授予中国低碳公交先进企业、“2012年全国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优秀贡献企业”等大批荣誉。

多样经营

兼顾公益与效益

  公交事业经营还有一个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如何兼顾的问题,按照现有的公交票制,公交车线路开得越多,往往意味着运营公交的企业亏得越多。为了突破这一全国性的瓶颈,厦门的探索也颇具借鉴性。

  为了缓解公交经营主体——厦门公交集团的经营压力,厦门市采取了政府补贴与企业多样化自主经营相结合的方式。

  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至2013年,市财政给予公交票改补贴资金分别为1.5亿、4亿、4.9亿、5.4亿、5.2亿元。同时,厦门交通运输局积极争取省级公交购车补贴。2011年至2013年,向省交通运输厅申请并下拨的公交购车补贴,平均下来每年超过5000万元,减轻了企业的购车资金压力。而中央财政下拨的燃油补贴费,从2011年开始,每年都可以为公交集团缓解上亿的资金压力。各级政府部门的补贴,让厦门公交事业可以不断地推出各项惠民政策,从而最大程度体现公共交通的社会效益。

  同时,厦门公交集团对外强化市场开拓,积极应对客运竞争,大力发展长途客运、旅游通勤、出租车以及辅助产业。另一方面,公司积极探索交通商业地产运作,成功运作了枋湖客运中心、梧村汽车站的综合开发项目,并且初见成效。目前特运(松柏)运营中心也已开工建设,此类项目为企业拓宽了新的资金渠道。

  2013年,厦门公交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170762万元,同比增长1.18%;实现利润总额12970万元,同比增长20.88%。2013年度净资产收益率(不含少数股东收益)为6.42%,总资产报酬率4.86%,年度资本积累率9.65%,均比上年有所增长;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06.75%,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政策配套

争创国内领先的公交都市

  持续优化的公交环境,让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了公交车作为主要出行工具,尽管市民汽车持有量不断增高,但是,选择公交出行依然是厦门人最主要的出行方式。目前,厦门公交日均客运量达246.4万人次,年客运量近9亿人次,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超过47%。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2年《公共服务蓝皮书》中表明,全国38个主要城市公共交通满意度厦门排名第三;2013年市民测评对公交服务满意度达91%。

  据龚建阳介绍,目前,厦门正在编制《厦门市公共交通发展专项规划》,进一步明确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原则,将其纳入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在岛内轨道交通1号线建设施工、无法推进专用道建设的时期,加快推进岛外公交专用道的建设,以强化公交路权优先;全力支持海沧、同安、翔安等岛外新城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力争形成“一区一枢纽”的战略规划;加快《厦门市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办法》的起草工作,力争今年能正式出台,解决公共交通发展长期处于无法可依的局面;同时,全面开展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前期工作,保障轨道交通顺利运营。

  阮跃国告诉记者,希望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组织,力争至“十三五”末,厦门的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60%以上,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标台数达到16标台以上,城市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以上,达到国内城市“公交都市”先进水平。

  (记者:龚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