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严密防控“小火亡人”事故风险

04.07.2017  07:23
  

  近日,厦门市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强化措施,遏制“小火亡人”,对重大火灾隐患将落实专门力量24小时巡逻防控。

  进入夏季以来,厦门市接连发生多起仓库、厂房及沿街店铺火灾,造成一定社会影响,火灾形势不容乐观。今年来,全市共发生火灾316起,死亡7人,受伤5人,直接经济损失481万元。其中,“小火亡人”火灾持续不断,火灾过火面积在30平方米以下,财产损失在20万以下,多由漏电、短路、过负荷、接触电阻过大等电气、用火行为引发,住宅火灾高发亡人较多,老年人所占比重较大。

  根据通知要求,厦门市将进一步发动行业部门、街道乡镇和公安派出所、居委会等组成专门检查组和网格排查组,深入单位、社区开展防火检查巡查,对人员密集、沿街店面、高层住宅、群租房、 “三合一”等单位场所提出消防安全管控措施,督促开展自查自纠和培训演练,对排查发现的火灾隐患分类施策督促整改,依法采取关停、查封、罚款和行政拘留等措施,对重大火灾隐患落实专门力量24小时巡逻防控。

  针对独居老人、卧床病人缺乏火灾防范意识、反应相对迟缓、自身行动不便、自防自救能力较差等特点,厦门市将组织开展帮扶措施,进一步摸清60岁以上孤寡老人底数,开展进居入户隐患排查,确定安全监护人,实行一对一看护。此外,还将加大村居为老服务人员、小区物业管理人员安全救助能力培训,加强群防群治专兼职队伍建设,建立无子女老人一对一帮扶机制。

  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电气火灾防范专项整治,开展电气安全检查,及时对破旧、老化电线进行更换或套管保护,更换木质简易配电箱,并对经营性场所用火用电进行整治清理,规范用电、用火和安全通道管理。此外,进一步强化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督促生产、销售企业严格落实电动车电器装置、绝缘性能、蓄电池密封性机欠压、过流保护功能的相关技术标准,及时制止在居民住宅的楼梯间、楼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区域违规停放电动车及充电行为,规划建设居民住宅区电动车棚、车库和集中充电设施,确保电动车安全停放、安全充电。

  此外,厦门市还将加大资金投入,把推广技防物防措施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重点在出租屋、小旅馆、小加工作坊、老城区、城乡结合部等场所推广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和简易喷淋设施,提高薄弱区域抗风险能力。(厦门市安监局 陈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