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丑闻频现媒体之上 或与“斗争”传统有关
有着中国最美校园之称的厦门大学,在这个暑假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旅游高峰。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和学生组成旅游团,纷纷前往参观。位于南普陀寺一侧的学校大门旁边每天都停放着数辆旅游巴士,成百上千名游客顶着阳光,大汗淋漓,排着长长的队伍,耐心等着门口保安放行。
美丽的厦大自有它独特的魔力,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校园内“穿西装,戴斗笠”式的中西建筑别具特色,芙蓉湖和情人谷更为这所校园注入了灵气,静谧而浪漫。
但这个暑期的厦大并不平静。2014年7月6号,一封批评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就餐特权”的信件在网上疯传。信中,该校管理学院会计系副教授谢灵指责校长“吃饭也吃出阶级差别”,痛批校长对上谄媚对下严苛,论文指标化,把老师当农民工,官本位践踏了教师的尊严。
三天后,身为校长的朱崇实坐不住了,他发出回应,直指谢“内心阴暗”,一场隔空骂战就此拉开序幕。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7月10日,一篇控诉厦门大学历史系教师吴春明长期猥亵诱奸女学生的博文在网上疯转,并随文附上吴春明在酒店裸露上身的酣睡床照。虽然此事在厦大内部早有传闻,但一直无法确证。
此文作者汀洋还曾发表诸多声讨吴春明的言论,并把矛头指向业内多位学者。吴春明据此称发文者为“神经病”。由此,又引发了一场你来我往的舆论战。
一周之后的7月18日,另一名“厦大艳照门”当事人——外文学院原院长纪玉华涉嫌重婚罪一案,已在重庆市九龙坡区法院正式立案。
这只是厦大桃色新闻的一角,经济观察报记者梳理资料发现,每年七月似乎就是厦大桃色新闻的“发酵”季。去年这个时候,厦门大学前任副校长吴世农因情人问题被妻子袭击,发帖者就是谢灵,警方随后向媒体证实了此事。而在2012年7月,一场名为“48岁女教授色诱30岁研究生”的新闻也曾引发争议。
据谢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在收到的举报中,这一类(桃色)的匿名信总是最多的。领导和下属开房,老师引诱学生,各种桃色新闻。这个创办于上世纪时局动荡之际的大学,曾被赋予了浓郁的民族使命感,在办学早期即获得了“南方之强”的美誉,如今却被各种桃色新闻、学术不端事件所围困。
一位厦大学生表示,即便对母校有所不满,但是每当厦大有什么负面新闻时,还是会站出来,反驳一些在他看来不实的报道。虽然最近几桩桃色新闻让厦大陷入舆论漩涡,但在他看来“几乎每所大学都一样,只是厦大更自由开放,所以才报道出来了。”
斗争传统
厦门大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综合性私立大学,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在1921年创办。“南方之强”的使命感曾推动了厦大发展,林语堂、顾颉刚、鲁迅、陈景润、余光中等众多学术名流都曾和它有过渊源。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厦大也因身处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一度跻身名牌大学之列。
曾经专门整理过厦门大学的史料的中文系教师张怡(化名)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说,“厦门大学学术最为自由和开放还是在民国时期。”其创建之初即广揽名师,包括林语堂、鲁迅、沈兼士等国学大师纷纷南下,奔赴厦门大学任教,一时间大师云集。厦大在创办初期,卓越的教学成绩也为其赢得了“南方之强”的美誉。
文革期间,本以为偏安一隅可躲过一劫的厦大却也成“重镇”,很多德高望重,在学术上卓有成就的学者未能逃过此劫,这也使得厦大“元气大伤”。一位厦大退休教师李淼认为,现在厦大还残留着“文革”时的一些印记。“为了点小利益,拉帮结派,喜欢斗争,只要对谁不满意,不是自己一伙的,就写匿名的举报信,直到把别人搞臭为止。探讨的根本不是什么学术问题,完全是莫名其妙的私人恩怨,这些斯文扫地的作派难道不是文革留下来的吗?”
在厦大数次的“斗争”中,举报信成为了躲在隐幽处的“暗器”。据谢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称,这次针对校长的“就餐特权”风波,就是有人想利用她搞倒校长。因为已经有数封匿名的邮件或者微信发来,邀请她一同加入搞倒校长的行列。
在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过程中,几乎没有一位举报者愿意公开自己的真实姓名。虽然他们声称自己承受着无尽的痛苦,却又不敢站出来公然对抗领导。他们认为,站在他们对面的不只是领导,而是一个庞大的权力系统。
正当“就餐特权”炒得沸沸扬扬,谢灵和校长在互联网上公开论战之际,已从厦大退休的老师李莉(化名)见状不妙,她连忙找到了谢灵的电话,再三嘱托她要“小心行事”,以免被人报复。
让她始料未及的是,对方在电话那头态度豁达乐观,感谢她的好意,并表示“无所畏惧”。李莉被这个学界晚辈的直率和坦荡“打动了”。到现在为止,她都没有告诉过谢灵自己的真实姓名。她说,从文革到现在,她在厦大经历了太多次类似的事情,被搞“怕了”。
李莉是一名基督徒,《圣经》教导她坚持真理,做一个正派的人。结果她发现就是因为自己不妥协,所以一生都是伤痕。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她曾是一名中学老师,因反对工作组被定为“反革命”,抓起来斗了70多场。周总理宣布给革命群众平反六条后,她又戏剧性地变成了“革命教师”。
在她的印象中,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可能是厦门大学学术气氛相对自由的时候。改革开放初期,刚刚经历完文革的厦大,为了恢复教学秩序,锐意改革,大胆招聘教师人才,为学校的改革与开放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