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原创信用库”,让“微信”成就“大信”

06.02.2015  09:22

  原文复制、偷换关键字、改变段落顺序……层出不穷的抄袭“潜规则”在微信公众号之间你来我往。业内人士透露,微信抄袭风气盛行,归根结底是有利可图,有的微信大号月入两三万元。根据粉丝量多少,一篇软文价格在五百元到一千五百元不等;这就意味着,如果能够抄成大号,既省时省力又可以赚钱,以至于原创越来越少。(2月5 日《东南快报》)

  微信公众号上如此多的“山寨号”,不仅受到了公众,特别是原创者的指责,更受到了知识产权部门监管的压力,所以,近期,微信已开发出相关软件,以检测公众号发文的原创性与否。网络平台搭建方的积极介入,效果应比较明显,这与其有着强大的技术支持有关,也与其有着更为“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管理地位相联。

  当然,仅靠网络平台方的管理,或只靠行政部门的监管,在浩如烟海的网络面前,人们仍或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且不说仅微信本身,内容就极为巨大,并在不断海量增加,这更不用说所有的网络内容了。所以,如何应对网络抄袭,这需要有各方配合的监管体系,要在道德、法治的教育上,增强网民原创、非侵权的自觉性;也要加强网络平台经营者的自律意识与主动管理,还要形成一个有效防范抄袭、“山寨”风的监管体系。

  对此,不妨借鉴正在推进的社会“诚信库”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监管部门、网络平台经营者,都可以在自查或处理举报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对网络抄袭者进行信用分类管理,特别对于明显或多次恶劣抄袭者,将其行为及处罚情况录入“原创诚信库”,并最终与社会诚信库互联互通,人人随时随地可查。当有人将抄袭的东西发微信等网络上,用于谋取个人利益时,一经发现,即根据有关规定和标准,即时录入“原创诚信库”中,让其社会活动因此受到影响:一处失信,处处难行。这样可有效遏止抄袭、“山寨”行为,促使人们从“微信”出发,既要创造出一件件原创作品来,也要慢慢铸造出人之“大信”来,则一个人人讲诚信的美好社会,就会不请自来、水到渠成。(陈怀瑜)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