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经鉴定危房2725幢 中山路等片区呈成片化分布
东南网5月2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鲍娜/文 常海军/图 叶允平/制图)厦门的危房总量有多少?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现有的改造情况如何?还有哪些致命安全隐患亟待排除?
带着这些问题,导报记者昨天对厦门市危房改造部门进行采访,粗略绘制了一份厦门当前的危房分布地图。
数字:经鉴定危房共2725幢
截至2014年3月底的统计数据:厦门市经鉴定的危房共有2725幢,面积59.17万平方米。其中主要集中在老城区,分别为思明区私房626幢、16.65万平方米;鼓浪屿私房106幢,4.43万平方米,直管公房197幢,3.96万平方米;其余多分布在城乡结合部和岛外农村,如集美区还有危房957幢,面积17.56万平方米。
除上述已经得到明确鉴定的危房外,旧城区还有约2000幢未经鉴定的私房疑似危房。
现状:年增危房约817幢
当前,厦门危房改造任务艰巨。据统计,近三年,厦门市经鉴定共新增危房2453幢,年平均817幢;完成解危改造的1535幢,年平均511幢;按幢数计,每年有38%的新增危房滚存进入总量。
昨天,导报记者探访岛内的营平片区、中山路片区、思北片区发现,这里仍有很多解放前建造的老旧房屋,多为砖木或砖混结构,普遍存在空间狭窄、配套不全、设施落后及老化,“危”、“漏”、“堵”、“闷”、“湿”、“暗”、“潮”等现象,让这里的居民不堪其扰。
厦门危房改造部门的摸底情况也显示,上述这三个片区的房屋险情呈成片化、集中化分布,大量房屋因年久失修,承重构件自然老化,承载能力下降甚至丧失,不时出现木质屋顶坍塌、檐口水泥块掉落等险情,房屋安全形势严峻,突发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大。
改造:4类住房改造途径不一
“我住的是上世纪80年代的石头自建房,发现屋顶有裂痕,怎么改造?”“我父母住的还是老公房,申请维修要找哪里?”昨天,一些仍居住在老旧房屋内的读者给本报打来电话,咨询危房改造的具体流程和途径。
据市危房改造部门介绍,因房屋类型不同,厦门市房屋安全管理分属多个部门。其中,直管公房归公房管理中心及鼓浪屿房管所负责,可由政府投入,通过修缮加固排险解危;私房归区政府负责,由业主自行申请翻改建;单位自管房由产权单位的上级管理部门负责;在建和竣工一年以内的项目归市建设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