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瓶颈 化危为机 我省部分民企逆势飞扬
我省大中型制造企业通过与海外合作伙伴资源对接,实施“走出去”战略。据福建调查总队对我省762家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企业调查显示,91.2%的企业去年通过“走出去”取得良好业绩。如,福耀集团坚持走“立足福建-跳出福建-海外基地-转型升级”路径,借助在海外的基地获取大量订单,2011年至今对外投资达6亿美元。恒安集团与IBM合作,运用IBM的大数据改善供应链,上半年国际业绩近121亿港元,同比增长16.2%。
创新驱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少传统制造企业实施“差异化”战略,走出一条“立足传统产业-工艺和产品升级-创新创意升级”的路子。如,安踏集团有国内体育用品行业唯一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拥有40多项专利技术,上半年营业收入41.2亿元,同比增长22.4%,成为国内体育用品行业率先实现营收转正的上市企业。台玻福建公司采用全自动冷锻生产设备,年产值由技改前的3.5亿元增加到11亿元。由联兴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水玻璃再生体系,使废砂综合利用率达98%,填补了该技术国内空白。
部分小微企业创新商业模式,走“虚实联动-转型升级”之路,借助电子商务克服资源配置零散劣势,获得低成本优势。如,清流春舞枝公司通过建设台湾农民创业园海西花卉电子交易中心,创建3个自主花卉电商平台,实现为全国2800个县级以上城市花店无缝配送。8月25日,春舞枝在德国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鲜花上市公司。
通过孵化中小企业、提升服务价值,厦门弘信创业工场开创了系统整合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云创业”模式,帮助配套产业与核心品牌形成战略协同,实现研发、生产与销售无缝对接。目前,这模式已培育出弘信电子、深越光电等多家细分市场领先企业。
此外,我省不少民企通过提升品牌影响力、引进高层次人才,为发展注入动力。如,万利达集团今年收购厦华品牌和研发团队,研发出IFP交互式职能一体机新产品;推出股权激励制度,每家子公司针对核心优秀员工实施20%至30%的股权激励,为公司逆势增长提供了人才支撑。(严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