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廉价抗癌药:性价比诱惑大 印度成世界药房

23.11.2014  12:29

印度仿制抗癌药在医药界素有“超A货”的“美名”,因其售价仅为合法“洋药品”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让吃不起药的患者们趋之若鹜。然而,这些仿制药因在中国没有批文而被视为“假药”。近日,一对南京夫妇因代购销售印度抗癌药被检察院提起公诉。

因不具备专利而通常以地下渠道流入国内市场的印度仿制药,一面以低廉的价格为穷人带去希望,一面又给制药巨头造成利益损失。生死两难的困局究竟该怎么破?

①性价比之诱

到印度买抗癌“假药

对于经常往返印度的商人,“印度药”似乎也成为了一种必带的“手信”。这些“印度药”当然不是所谓的神神秘秘的按摩油或药膏,而主要指的是几种小分子量的抗癌仿制药,如格列卫、易瑞沙和多吉美等。

这些药原来都是由欧美制药公司所研发,在印度由于被本土公司所仿制,受益于便宜的“印度成本”,相同的疗程最高可以便宜原价的十至十五分之一,因此在坊间具有不小的影响力。一般情况下,每人上飞机只允许带上一条(10盒)。

海外代购者们显然在进口药物和印度仿制药的巨大差价中嗅到了商机,把触角从服饰、鞋包、数码、食物等日常用品,延伸到了救病治人的医药领域。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对南京夫妇借用外派印度工作的便利,代购并通过网络销售印度仿制抗癌药,两年时间销售32万元。这对夫妇因涉嫌销售假药而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所谓“假药”,一是指疗效层面的假药;另一种则是指法律层面的假药。在南京夫妇的这起案件中,印度仿制抗癌药是因为没有拿到我国药品进口注册证号。

抛开药品代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人为因素不谈,从疗效上来说,“正宗”的印度仿制药,与专利“洋药品”在剂量、安全性、效力、质量、作用、适应证上几乎相同,在印度国内是属于不受专利束缚的正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