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街,犹记华尔街
“占街”一词,连日来在网络舆论场颇为热闹。很有些人在背后鼓噪,唯恐天下不乱,却忘了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日前在华盛顿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时所言,“任何国家和社会都不会允许这种无视法制、损害公共利益的非法行为”。
王毅部长这番话,是特意讲给美国人听的。美国人喜欢到处指手画脚,很多人偏偏也喜欢凡事拿美国说事。恰恰就在上月底,美国刚经历一次规模不大不小的“占街”。1000多号人试图封堵纽约曼哈顿要道,打出“淹没华尔街”口号,抗议美国的气候变化政策。有意思的是,当一些示威者越过警方隔离设施时,美国警察立即出手,抓捕了100多人,并驱散示威人群。
实际上,各种名目的“占领”运动近年来在多国都有出现,成为街头政治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而三年前那场持续数月、参与人数众多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更是颇具示范影响。事过境迁,当我们再去回想那一度席卷全美、扩散全球的美国“占领”运动,可能更容易弄清楚“占领”活动的底线在哪里,顺便也能看看美国警察是怎样对付“占街”的。
2011年8月2日,英国伦敦大学金斯密斯学院学者、美国人戴维·格尔伯与朋友到了纽约。一些人正在组织一场示威集会。这不过是一场普通集会,抗议者简短碰头,准备举着标语牌去华尔街走一圈。
除了学者,格尔伯还以另外一个身份活跃在世界各地:“抗议活动分子”。格尔伯的研究课题颇为有趣:人类社会对债务的矛盾看法——“欠债还钱是责任,但放贷谋生是罪恶”。不过,格尔伯的观点一直被主流学术界忽略,而由加拿大《广告克星》网络杂志发起的一项抗议活动,恰好契合了格尔伯的研究方向。
《广告克星》发起的抗议以“占领华尔街”为口号,抗议美国社会的诸多不平等现象。活动之初,参与人员的不满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金钱对政治的影响,二是美国各种各样的债务问题,以及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政府为大金融企业债务买单的做法。
不过,这场运动一开始并未引起重视。当格尔伯来到纽约,看到这场抗议只有几十个年轻人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门前扎营时,他很是失望。随后,伯尔格等人召集其他一些对集会方式和规模不满的人来到祖科蒂公园的南段,开始商讨组织一场“真正的”占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