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为发动“占中”布局数年 或令香港付出更大代价

11.10.2014  15:34

  在公民党等泛民阵线制造的一场又一场无理无聊政治恶斗中,昔日效率大幅度领先大陆、在全世界名列前茅的香港已经损失太多。这次“占领中环”从昔日的“以法乱港”走到了公然违法抗法,把对中央政府和特区政府的挑衅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峰,也必然将香港为政治乱象付出的代价推向新高峰。

  一个严峻问题摆在面前:香港还有多少家底可供糟蹋?

  在此次“占中”动乱中,香港为之付出的显性经济成本主要是特区政府为应付动乱增加的开支、香港股市下跌蒸发的市值、餐饮零售旅游行业在国庆黄金周损失的营业收入等项目。据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教授雷鼎鸣测算,从国庆前夕“占中”爆发至10月7日,香港损失已达3500亿港元;“占中”每拖延一天,这类显性损失就会增加几分。倘若“占中”升级,香港为之付出的显性经济成本将会永久性无法挽回。

  作为香港起家之本的航运和转口贸易,在香港制造业基本消亡之后,在香港实体经济部门中所占地位更加突出。2012年特区的73465亿港元外贸总额中,转口贸易就占33755亿港元,相当于当年香港GDP的179%,如果这部分经济活动遭受显著干扰,对香港经济的打击必然是创巨痛深。考虑到圣诞出口旺季即将来临,考虑到“占中”动乱背后的美英操盘手们“扳倒中国”(take china down,美国前驻华大使洪博培语)的意志足够冷酷、坚定,考虑到他们为此次的大动作已经策划、布局数年之久,他们绝无可能因为站到前台的“占中”学生心灰意冷打退堂鼓、因为遇到主流民意的抵制和反击就洗手不干,他们会猖狂反扑,香港这场斗争必然会经历几次三番的反复拉锯,而香港遭受的损失将更加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