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徐氏家庙三百多年来传承良好家风

27.06.2015  12:55

  东南网漳州6月27日讯(通讯员 余祥龙 杨景三 陈怡君 见习记者 蒲怡丹)在南靖县高新园院前村,有这么一座徐氏家庙,三百多年来,一直传承着“孝悌扬祖德,礼义绍家风”的“仁礼”民俗。

  徐氏家庙名为“凤山堂”,三百多年前便矗立于院前村凤山脚下,为传统闽南二进式双落建筑,红瓦顶、燕尾脊极具闽南风韵。凤山堂朝南、面河,俯视如凤凰展翅,门前一方空地,空地旁曾立有石龙旗杆,以彰显中过进士的先贤功德,也是对后辈的激励鞭策,但由于年代久远现已荒废。

  徐氏家族重仁义、孝悌,凤山堂内有多副楹联,字里行间尽显家训本色。梁上分别悬挂两个匾额,前者为纪念徐氏先贤徐登甲于康熙四十五年登进士所挂的进士匾额,后者为出自《诗经》的“绥我思成”。

  每逢村里有人新婚、生子,都需要庙中点灯祈福。农历二月初一和七月十五,村中上百名爷爷辈的长者都会到庙里祭祀先祖、合桌聚餐,称为“春秋二祭”,目的在发扬中国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教育后人谨遵孝道。

  徐氏家训已成为激励族人奋进的座右铭和规范族人行为的基本准则。要延续祖上的事业,继承祖宗遗志,不仅是将“仁义”“孝悌”印在谱上,念在嘴上,更要贵在实践,落实在行动中。

  多年来,在徐氏家训的熏陶下,院前村村民与人为善、孝敬老人的品德蔚然成风,声名远扬。据院前村老人协会副会长徐溪河介绍,凤山堂在解放前后还曾作为私塾发挥过重要作用。现如今村中七八十岁的老人,儿时几乎都在庙中读书、习字,周边村落的适龄孩童也纷纷聚集在此学习,鼎盛时期学童人数达到70多人。

  据了解,院前村徐氏与台湾徐氏同根同源,血脉情深。徐氏先民于康熙年间漂洋过海到台繁衍发展,如今分布在桃园、新北、彰化、嘉义、台南、台中、宜兰、新竹等地的徐氏后裔近5万人。自1991年以来,两岸徐氏宗亲多有往来,台湾徐氏宗亲多次到院前村寻根谒祖,共叙亲情,院前徐氏也曾赴台探亲,受到台湾同胞的热情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