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养蜂人:期待重回甜蜜时光-图
在南靖优阳蜜坊蜜蜂博物馆内,沉睡着一台老旧的摇蜜机。它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由本土养蜂人曾甲寅手工制作。如今,其木制外壳早已斑驳不堪,但内部结构依旧完整无损,清晰地呈现出半个多世纪前的养蜂工艺。
收藏它的,是曾甲寅的长孙——第三代养蜂人、“85后”曾荆阳。在他看来,这台旧式养蜂器具,见证了南靖养蜂人的旧时荣光。
盛景不再甜“蜜”忧伤
曾荆阳小时候最爱看的不是动画片,而是一部名为《蜜蜂王国》的科教片。影片拍摄于1972年,片中的外景地便位于当时的南靖南坑公社养蜂场。彼时,这里已是久负盛名的养蜂基地,曾甲寅是基地的技术骨干。
“南靖八山一水一分田,蜜粉资源极为丰富。”曾荆阳的父亲、第二代养蜂人曾清泉说,南靖境内蜜源植物多达200余种,一年中有春夏冬三大流蜜期。正冬蜜更是在明朝时就作为贡品。新中国成立后,南靖养蜂人率先接受西方活框养蜂技术,蜂蜜成为南靖大宗出口商品。
南靖养蜂业真正的黄金时期,出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1972年,发端于广东的中蜂囊状幼虫病波及全国,被视为养蜂业灾难。为此,福建农林大学前身——福建农学院的专家来到南坑镇渔滩村,创建了中蜂饲养教学实验基地。病害被攻克后,这个基地得以保留,并成为培育养蜂人才的“黄埔军校”。
1981年,曾清泉与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第一届毕业生王志忠合作成立养蜂协会,指导漳州全市养蜂工作。对于昔日辉煌,他如数家珍:“上世纪80年代南靖冬蜜产量500多吨,全县蜂蜜出口量占全省的80%以上,由于品质高,厦门口岸将其认定为免检产品,全省仅此一家。”
然而,上世纪90年代中期,轰轰烈烈的伐木潮使蜜源树大量减少,当地养蜂业顿失内在动力。2002年,渔滩教学实验基地面临被关停的命运。南靖养蜂业也陷入人才断层,黄金时代从此结束。
标准养殖甜有底气
近年来,南靖县以建立生态名县为目标,大力实施“蓝天青山绿水”工程,持续进一步优化城乡人居环境,被列为国家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环境的好转让蜜源得以恢复,这其中就包括了一度折损近半的鹅掌柴。当地政府将其列为保护植物,禁止砍伐。
“重振养蜂业,正当其时。”三年前,从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进修归来的曾荆阳,决定着手发展这个老产业。但他发现,多年来的沉寂与无序发展,南靖养蜂业已落下一身“宿疾”:传统经营方式分散单一,养蜂人观念短视,只求产量不求质量,蜂蜜质量参差不齐。
“不走老路子,推行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提高蜂蜜质量,才是南靖养蜂业的出路。”曾荆阳带头重启了沉寂多年的南靖养蜂协会,并以此为平台,组织专家定期开展培训,提高农户养蜂技术,引导蜂农进行标准化养殖。目前协会已有200多名成员。
面对市场上假蜜盛行的信任危机。曾荆阳决定建立规范的蜜蜂产业园,引入蜜蜂认养模式,全程透明化管理。“蜜蜂园的每个蜜源地都装有GPS定位系统,蜜源地的天气状况、蜜源植物情况、蜜蜂生长状况等信息,都将实时以图文形式公布在网络平台上。”曾荆阳说,消费者只要认养了蜜蜂,不仅能够定期获得蜂蜜等产品,还能实时参与蜂场的监督与管理,并可到蜂场体验养蜂、采蜜的过程。
注新元素甜出新“味”
70岁的陈丰旗是南靖老一辈养蜂人。除了养蜂他还兼职种麻竹、撑渡船。平日,他总会放几瓶蜂蜜在船头,兜售给过往船客。类似的民间销售在南靖并不少见。
“既无品牌,也没商标,难以在市场上得到长期的认同,更难以打造地域特色产品。”曾清泉认为,品牌塑造不力是当前南靖养蜂业的一块短板。
“加大蜂业宣传力度,重视塑造品牌,才能真正获得市场认可。”两年前,曾荆阳着手建立优阳蜜坊蜜蜂博物馆,旨在推广蜜蜂文化。他不仅收集了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养蜂器具以及各类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还配套了养蜂体验基地,供游客品尝蜂蜜,体验田园养蜂乐趣,提高公众对蜂蜜产品的认同感。
电商销售也让南靖养蜂人尝到了新滋味。前不久,曾荆阳与本土电商平台“闽鲜汇”合作,不到一个星期就卖出了千余罐蜂蜜。今年7月底,他又建立了专门的蜂蜜电商平台“BEE哥商城”。“以往我们的销售渠道,除了民间销售,就是超市和药房,但随着假蜜盛行,消费者基本不敢在超市买蜂蜜了,药房的销售将面临政策限制,唯有电商才能拓宽渠道。”曾荆阳说。
养蜂业的新滋味还不止于此。“蜂蜜经过深加工之后增值潜力巨大,可以制作成护发素、润肤膏、唇膏等化妆品,同时在医药领域、工业领域都大有作为。”曾荆阳说,目前当地从事深加工的企业还是空白,资金与技术是主要掣肘。未来,随着规模养殖的发展,深加工将成为南靖养蜂业亟待开发的“处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