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你们的“微心愿” 我们来认领

03.06.2015  10:10

  认领者为孩子送上新书包。郭碧燕 摄

      最近,南靖本土书法家蔡福荣在微信上遭遇了一回“手慢无”。蔡福荣并非抢红包未果,而是错过了认领“微心愿”的机会。

        六一前夕,一场名为“心手相牵·点亮少年梦”的公益行动,走进南靖县各小学,向在校孤儿、留守儿童、困难农民工子女征集“微心愿”。随后,志愿者们通过微信朋友圈,为孩子们的“微心愿”寻找认领者。不到三天时间,61个“微心愿”被全数认领。这两天,爱心“速递员”们分批次将礼物送到孩子们手上。现在,错失良机的蔡福荣正摩拳擦掌,准备开抢下一轮的认领机会。

        认领让公益更有人情味

        “南靖是个山区县,有不少孤儿、留守儿童等困难儿童,他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经常得不到满足。”吴宇嫔是个80后,几年的公益经历让她深知困难儿童的生活困境,“即使家庭条件还过得去,但大都隔代带孩子,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很难兼顾到孩子们的内心需求”。

        以往“打包式”的公益行为,过于简单,难以满足孩子的个性需求。“每年都有很多企业家慷慨解囊,给学校送去书包、衣服等物资,但孩子们真的喜欢吗?”参与公益的同时,吴宇嫔不断揣摩儿童心理,“许多孩子已经有书包了,这样的公益投入是重复捐赠。

        吴宇嫔决定引入“微心愿”认领模式——发放心愿卡片,让困难儿童写出内心的想法,再通过微信平台一对一寻找认领者。志愿者们将收集到的61个“微心愿”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公布,不到三天时间,“微心愿”便被认磬。

        “认领者根据孩子们的需求,精心挑选礼物,并附上小纸条,写上对孩子的寄语。”吴宇嫔说,认领模式更具针对性,精准地满足每个孩子的个性化需求,更富人情味。

        在南靖机关工作的林予晴是第一个认领者。她对不少心愿卡的内容印象深刻——山城小学四年级的陈赓熠希望有一个拉杆书包,因为他身患血友病,不能负重,多年来一直是母亲为他背书包,送他上学,看到母亲瘦小的身躯,自己于心不忍;王佳伟是山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去年父亲出车祸,做手术花了几十万元,家中因此负债累累,爱看书的小佳伟渴望拥有一套儿童读物,但他不想父母因此增加负担……

        “孩子们的心愿都很简单,理由也单纯、质朴,却因担心给家里增加负担而不敢索求。”林予晴选择为丰田华侨小学四年级的留守儿童送上一颗篮球,“篮球运动需要集体参与,不仅能为一个孩子带去快乐,更能为其他孩子送去活力”。近日,林予晴作为认领者代表,与吴宇嫔一行人前往各个学校送礼物。

        小能量也能成大事

        “以前,很多人一听到慈善,就认为是有钱人做的事情,其实每个人举手之劳也可以让别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南靖县妇联主任庄姝璠说,“微心愿”认领有助于降低公众参与慈善的门槛,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微公益,汇聚小的力量做成大事业。

        “微心愿”认领过程也让志愿者们发现,困难儿童不仅仅需要物质资助,更需要精神关怀。“偏远山区的孩子,课余生活非常贫瘠,缺少亲人的陪伴,去儿童公园玩一趟都是一种奢侈。”吴宇嫔的规划是,未来“微心愿”将不仅仅包括物质礼物,还将包括陪伴,“今后,我们将组织心愿认领者走进困难儿童的生活,为他们辅导功课,带领他们学习才艺,带着他们体验山区以外的生活。

        错失认领机会的蔡福荣在浏览心愿卡时发现,有孩子希望拥有一支毛笔。这让他感觉自己的专业有了用武之地:“我打算让这些有志于学习书法的孩子,免费到我的书法培训班学习。”无独有偶,当地体校教师看到孩子们对运动器材的渴望时,当即决定免费教授他们学习体育。

        这也让吴宇嫔受到启发。她准备为困难儿童们组建一个爱心资源库,吸纳社会上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孩子学习的欲望很强,常常想学某些技能却苦于没有条件,未来孩子们的‘微心愿’如果提出想要学习某些技能,我们就可以联系资源库里的专业人士,让他们进行认领,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吴宇嫔说。(福建日报 张辉)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