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公布 南平85个村落榜上有名

11.11.2015  15:36

  本报讯 来自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消息,第一批福建省级传统村落名录近日公布,我市85个村落榜上有名,数量居全省首位。

  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等四部局关于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传统村落名录的要求,为有效保护福建省优秀的乡土建筑和传统民居,促进传统村落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省财政厅组织开展了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的申报认定工作。

  2014年12月,福建出台《福建省传统村落评审认定办法》。《办法》规定,传统村落评审认定指标包括村落传统历史建筑和特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分值130分)、村落选址和格局评价指标体系(分值100分)和村落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指标体系(分值100分)三部分,总分330分。认定为省级传统村落的,量化评估分值一般应在250分以上。

  根据《福建省传统村落评审认定办法》,经过调查摸底、各地申报、专家评审并公示,确定339个村落列入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

  南平85个省级传统村落各县市区均有分布,政和县最多,有19个村落上榜,分别为铁山镇凤林村、大岭村;外屯乡稠岭村、外屯村、黄坑村;石屯镇石圳村;星溪乡念山村、九蓬村;澄源乡前村村、赤溪村、澄源村;杨源乡西岩村、大溪村、禾洋村;镇前镇宝岩村、下园村;岭腰乡前溪村;东平镇凤头村、西表村。

  延平区11个,分别为巨口乡村头村、谷园村、九龙村、馀庆村、上埔村、田溪村、巨口村、岭根村;南山镇大坝村、凤池村;峡阳镇江汜村。

  武夷山市11个,分别为岚谷乡横源村;星村镇曹墩村、黎前村;上梅乡上梅村、首阳村;吴屯乡后源村;五夫镇五夫村、兴贤村、五一村、大将村;上梅乡茶景村。

  建瓯市8个,分别为房道镇际村村;吉阳镇巧溪村;迪口镇值源村;徐墩镇伍石村;小桥镇阳泽村;小松镇湖头村;东峰镇桂林村、东峰镇裴桥村。

  顺昌县9个,分别为洋墩乡洋坑村;建西镇谢屯村、际滨村;埔上镇口前村;高阳乡下乾村;元坑镇福峰村、秀水村、东郊村、九村村。

  浦城县3个,分别为仙阳镇永建村;富岭镇双同村;古楼乡洋溪村。

  光泽县6个,分别为李坊乡百岭村、上观村;华桥乡牛田村;司前乡新甸村;寨里镇山坊村新丰村;崇仁乡崇仁村。

  松溪县9个,分别为渭田镇项溪村;祖墩乡山源村、严地村、溪后村、坑口村、下店村;茶平乡吴山头村;溪东乡古弄村;河东乡大布村。

  建阳区4个,分别为莒口镇浑头林村、长埂小源村;书坊乡书坊村、饶坝拿坑村。

  邵武市5个,分别为和平镇坎头村;桂林乡横坑村;肖家坊镇将石村;和平镇和平村;大埠岗镇大埠岗村。

  据了解,我市上榜村落数量全省最多,福州市42个,厦门市3个,漳州市17个,泉州市26个,三明市51个,莆田市11个,龙岩市29个,宁德市70个,平潭综合试验区5个。

  (本报记者)

  五夫获评省乡村旅游休闲集镇

  本报讯 笔者昨日获悉,武夷山市五夫镇日前被命名为“2015年福建省乡村旅游休闲集镇”,这是五夫镇继2014年入选福建省休闲农业示范乡镇之后,收获的又一张响亮名片。

  据悉,五夫镇自2010年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以来,以弘扬朱子文化为核心,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平台,全力实施“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开发古镇”、“生态保护重镇”和“农业种植大镇”的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发展文化旅游和乡村旅游,主动融入大武夷旅游格局,在建设旅游休闲集镇工作上取得突出成效。

  该镇将农业休闲观光与朱子文化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万亩荷塘和千亩玫瑰园、千亩梅花园,以花卉观光方式促进休闲旅游发展;挖掘五夫理学蕴含,举办“中国·五夫荷花节”,充分展示了千年古镇“白莲之乡”的无穷魅力;启动朱子文化生态园项目建设。朱子广场、朱子雕塑、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兴贤古街改造、紫阳楼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即将竣工;为适应休闲旅游发展,着力开发朱子家宴和建设五夫美食一条街,发展农家餐馆、休闲农庄、生态旅社20多家。

  据统计,截至2015年10月,五夫镇共接待游客约9.5万人次,旅游休闲集镇的吸引力正得到不断释放。 (余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