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烟草部门大力扶持烟叶生产

13.06.2014  11:38

  让烟农共享现代农业发展成果

  “说起来,我是‘被迫’改种烟叶的。”昨日,烟农老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笑着说。今年48岁的林真岳是延平区王台镇元圩村烟农,今年种烟叶120亩。

  补贴,减轻烟农负担

  “原来我养猪种菜,收入不错,但猪肉和蔬菜市场行情不稳定,风险大。同村人都劝我放弃养猪,一起去外地打工挣钱,但我舍不得家人。”老林回忆起往事,有些感慨,“就在左右为难的时候,2010年,王台烟草站的站长到村里指导烟叶种植。我想着,不如种点烟叶试试。

  这个决定让老林从此与烟草结下了不解之缘,“你看,现在所有的农药、化肥、地膜等物资,都是烟草公司补贴供应的,烟苗也是按补贴价供应,这大大减轻了我们的负担。不仅如此,烟草公司还专门派人教我们技术,这烟种得放心!前两年烟田遭灾,烟草公司还给我们补贴,干其他的活可没有这种照顾。

  “王台镇种植的烤烟品种是K326,在收购的时候,我们按照数量,分别给予每担100元的物资补贴和每担102元的品种补贴。”王台烟草站站长张运富介绍说,“还有一方面是烤烟房,我们鼓励烟农进行5座以上连片修建,按每座含附属设施补贴3.5万元,极大的减轻了烟农的负担。

  在延平区,像老林一样希望通过种植烟叶改善生活的农民还有很多。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3年,全市烟叶产前投入补贴累计达5.12亿元,占烟叶收购金额的21%。

  充电,提供技术支持

  市烟草公司烟叶生产部副主任林建枫告诉记者,现在不少烟区都有烤烟综合服务合作社,农民可以自愿入社,除了享受农资、农机、水利等方面的扶持,更重要的是综合服务合作社将成为烟农的“技术充电站”。

  “专业合作社让烟农没了后顾之忧,以前不敢多种,现在可以放心种了。”姜松福是建阳市莒口镇联友烟农合作社社员,去年家里种的28亩烟卖了9.17万元,今年还种了24亩。

  联友烟农合作社理事长郑树平介绍说,该社成立于2010年4月,2012年9月,合作社进行换届改组并成功转型,由生产互助型转变为综合服务型,拥有社员258人。合作社种烟面积5780亩,以“专业户+合作社”为主线,以专业化服务为中心,探索开展物资服务、技术承包、土地流转服务,积极拓展多种经营,服务范围以莒口镇为中心,辐射整个麻沙基地单元及周边乡镇。2014年,合作社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积极发动麻沙基地单元麻沙点、书坊点、黄坑点的烟农入社。

  “现在种烟,真不一样了。”建阳市莒口烟草站站长谢恒时说,“合作社让烟农越来越省心,不再为资金、物资、技术发愁。”合作社开展互助合作式生产,既提高效率,节省成本,还实现了资源共享。

  服务,解除后顾之忧

  “2010年每亩用工24天,2011年21天,2012年18天,今年可能降至16天,通过互帮互助式生产,合作社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在联友烟农合作社,谢恒时熟练地对记者算起了经济账。

  “以前,雇工很不容易。”连续三年种烟100亩的烟农陈贵芳说,“有了合作社,一天可以轻松请来十几个人。

  事实上,有了合作社,不仅能请到人,来的人还更专业。烟技员在移栽、揭膜培土、平衡施肥、科学打顶、优化结构等常规技术方面对烟农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作业之后,合作社还组织烟农、烟草站共同验收。“除了服务以外,在物资供应上也比单一的烟农有优势。”谢恒时说,合作社直接与供货商联系,由大型供货商统一供应燃煤、农药等物资,降低配送成本。

  “仅2012年至2013年间,全市通过农机等补贴,向全市合作社投入2134万元。”林建枫介绍说,“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扶持力度,加强规范管理,让更多烟农享受到合作社的专业化服务,也让更多烟农走上职业化之路,共享现代农业发展成果。

  ☉廖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