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六五”普法成效显著

26.08.2016  08:36

突出“六个重点” 搭建“五类平台” 强化“三大服务

——南平市“六五”普法成效显著

      2011年“六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我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法律六进”为抓手,以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和法治意识为重点,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丰富载体、强化措施,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社会各项事业法治化管理取得明显成效。今年5月,在第八次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上,我市被表彰为“2011~2015年度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城市”,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地级市。

      一、突出“六个重点”,实现普法对象全员化。以“法律六进”为载体,围绕六类重点普法对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通过抓重点、带全面、促整体,有力地提升全市上下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一是重点提升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水平。充实和完善领导干部这个“少数关键”学法用法制度,先后90批次,2452名科级以上干部参加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知识测试,53名正处长级以上领导参加任前法律知识考试,1万余名科级以上干部接受在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开办的“法治讲坛”培训。二是重点增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无毒社区(村)”和“青少年维权教育基地”,先后开设法治主题班会近5400余期,开办模拟法庭法治实践活动30余次,形成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法治教育格局。三是重点推动企业人员依法经营。结合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法律服务到一线、司法行政促发展”活动开展,组建市、县两级政府及三大园区等法律顾问团,先后为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服务997件次,为涉侨、涉台企业、小微企业提供“法律体检”670余次,进一步提高企业法治化管理水平。四是重点加强基层法治建设。结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积极打造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市126个乡镇、1618个村聘请了法律顾问,分别占总数的90.6%、98.8%,有效推进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依法治理水平。五是重点提高社区居民法律素质。在全市社区建立法治宣传橱窗、法律图书角、法律书屋,开展经常性法治宣传活动,引导支持普法志愿者经常深入各社区开展法律服务2000余次。六是重点营造单位人员学法氛围。通过开办法治讲座、培训、品书读法、知识竞赛、演讲报告等形式,面向公众开放宣传教育场地、设施,开展法律咨询和服务。5年来,我市先后共开展各类宣传5751场,接受咨询16.1万人,发放资料350万份,辐射260万人次,进一步增强法制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搭建“五类平台”,实现普法形式多样化。以创建“法治县(市、区)”为落脚点,因地制宜、注重特色,持续推动普法平台创新,有效推进法治文化建设。一是夯实媒体平台。先后在《福建法治报》《闽北日报》等开辟《普法进行时》《法制周刊》专栏,在南平电视台、广播电台设立《看台》《帮您维权》《法治中国》《律师在线》等栏目,制播法治新闻、广告等作品千余条次。二是优化讲法平台。邀请知名律师及其他法治工作者在当地电视台民生节目或法治课堂开课讲法,坚持以案释法,解读热点难点法律问题,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群众法律知晓率。三是搭建文化平台。将法治元素融入群众文化建设中,以书画、摄影、歌舞、戏剧、曲艺等形式,宣传法治正能量。连续3年成功举办法治摄影大赛,并编印制作万余册法治宣传画册和千余个法治公益灯箱、视频广告。光泽、延平、建瓯等地借助当地传统的三角戏、南词、快板等民间艺术形式,深入田间地头自编自演法治节目。四是借力休闲平台。整合普法资源,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广泛培育民主法治建设、普法宣传示范点,先后建成了延平峡阳法治公园、建阳宋慈法治精神教育基地、光泽止马省际边界法治广场、浦城县余元村农民法治公园等26个各具特色的村级法治宣传阵地。五是用活虚拟平台。有效发挥新兴媒体平台“篇幅小、传播快、范围广、随身带”的优势,市、县普法微信公众帐号全面建立,累计推送普法信息8000余条,阅读量达130万人次,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微信普法全覆盖机制。

      三、强化“三大服务”,实现普法成果优质化。坚持创新机制,落实措施,积极推进依法治理,为全市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生持续改善创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一是以法治管理推动基层民主建设,着力服务民生。将普法宣传教育与“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相结合,将法律服务融入基层治理,提高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依法治理水平,实现普法宣传与法治实践相辅相成。先后发放各类法治宣传品18万余份,解答各类法律咨询5万余人次。全市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逐年增多,现已分别达到8个、61个和442个。二是将法治力量融入网格化管理,着力服务稳定,着力构建一村一法律顾问、一社区(居委会)一法律诊所,充实网格化管理中的法治力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请律师及其他法治工作者,采取“日坐诊、周巡诊、月会诊”等形式,为群众答疑解惑,引导依法理性表达诉求,使大量矛盾纠纷在萌芽状态中得到化解。全市乡镇(街道)、村法律顾问、法治工作者帮助化解矛盾纠纷3300多件,全市进京非正常上访数量大幅下降,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借法治建设推动经济增长,着力服务发展。通过系列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创建活动的扎实开展,我市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全市生产总值、公共财政收入分别比“五五”普法收关之年增长69.2%和126.4%;被确认为全国生态示范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名列全省第一。

 

文化“搭台” 法治“唱戏

——南平市探索推进文艺普法新路子

      为提高法治宣传教育实效,南平市选择以法治文化为突破口,以深入开展“法律六进”为载体,大力推动法治文化与闽北地方特色文化、机关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融合发展,在普法工作中,不断整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拓展法治文艺宣传思路,逐渐摸索出了文化“搭台”,法治“唱戏”这一独具特色的文艺普法路子,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为推动法治南平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近日,我市被中宣部、中央普法办授予“2011-2015年度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城市”称号。

      一是“搭平台”,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为将传统单向灌输式普法向互动普法转变,提高法治宣传教育实效,让群众参与到法治宣传教育中来,以贴近群众、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系列活动宣传法律法规,将普法受众成为普法的主体。2015年,市司法局、闽北日报社、市摄影家协会联手,争取到社会支持,举办法治公益广告摄影大赛,吸引省内外大的摄影爱好者踊跃参赛,仅4个月就收到制作良精的法治公益摄影作品1300余件。活动结束后主办方将所征集到的作品二度制作成宣传画册、公益灯箱、法治文化墙、公益视频广告,又产生较好社会效益,这已是我市连续第三年组织法治摄影大赛。此外市各级普法机构还经常性举办法治主题书画展、演讲、征文比赛,把普法宣传、法治建设、依法行政等巧妙地融入到文化作品创作之中,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调动其学法、参与普法的热情。

      二是“重挖掘”,加强法治文化作品收集创作。为使法治文化作品常葆鲜活性、艺术性、代表性,市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市法学会与南平广播电视台联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法治文艺作品创作与征集,鼓励用艺术视角,从群众生产生活中挖掘文艺创作的原型,融合法律知识,创造普法作品,发掘优秀的创作人才和文艺作品,并通过演出队伍搬上舞台,搭建法治文化作品创作的平台。几年来共收集整理各类法治题材剧本、南词、三句半、小品相声、民间传统戏曲七十余个,其中三角戏《姐妹观灯》、越剧《双胎记》、快板剧《禁赌谣》等一系列剧目除在本地演出场场爆满之外,已辐射至三明、龙岩等地市,累计演出近千场。今年,结合宋慈诞辰840周年,在全市举办“宋慈杯”法治南平微电影、微动漫征集展播活动,结合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以案释法”案例,收集一批具有闽北人文特色的普法微电影、微动漫等微普法作品和高质量的法治文艺节目,不断充实完善我市法治文化作品库。

      三是“接地气”,深入推进法治文艺下基层。结合时令普法,以农历新年、“3?8”妇女节、“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庆、重要法律颁布实施的节点为契机,开展特色鲜明、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活动,在城区、乡镇、街道大力开展法治文艺宣传,将法治文艺节目送到基层一线,使圩日广场、田间地头、课堂、社区及企业会场都成为法治宣传教育的舞台,增强群众对建设法治南平的积极性和凝聚力。针对不同人群,制作相关法治题材类电影,借助“电影下乡”活动,播放普法短片、法治公益广告近近条。在法治文艺演出的同时,开展法律咨询、向基层群众赠送法律书籍、为其提供法律援助等法治宣传惠民活动,去年来,共举办各类法治文艺演出200余场,20万人次观看了表演,为群众解答法律问题3万余人次,分发各类法治文化宣传品近30余万件,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法治教育,引导依法维权、依法诉求,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四是“创载体”,拓展法治文化传播途径。遵循现代传播规律,推进文化法治宣传方式方法、载体阵地和体制机制创新,提高法治文化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精心谋划“法治讲坛”,列入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培训计划,为全市80余个单位的领导干部授课近千人次,打造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品牌。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报刊、电视台以及户外LED显示屏等各类媒体进行立体式宣传,形成法治文化宣传的浓厚氛围。紧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完善基层公共活动场所法治文化宣传教育设施,选择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条文、名言警句、知识问答、举案说法、生活格言,构筑法治文化阵地,通过法治文化公园、广场、文化长廊、亭阁、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弘扬宪法精神,传播法律知识。指导和扶持建设了延平区峡阳法治公园、建阳区宋慈法治精神教育基地、光泽县止马省际边界法治广场、浦城县余元村农民法治公园等各具特色的法治宣传阵地240个,将法治理念于无声处润入百姓心中。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
军地领导在福州检查指导征兵体检工作
  8月3日,副省长、省征兵领导小组副组长王金福,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