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平:“古厝生态银行”机制激活乡村“沉睡资产”

04.11.2019  10:21

   福建南平延平区:“古厝生态银行”机制激活乡村“沉睡资产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出现了“空心化”现象,老龄化严重,乡村缺乏生机、房屋空置、农田荒芜……如何让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回归农村,让乡村重拾自信、重焕生机?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把“沉睡资产”激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切入口。

  记者从11月3日在福州三坊七巷举办的“古厝生态银行”推介暨2019中国·延平乡村艺术季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延平区将正式实施“古厝生态银行机制”,探索闲置资源多渠道利用模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和人才激活农村闲置资产,培育更多新农人和农创客,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和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打通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

  2018年,延平区以入选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为契机,积极探索“生态银行”机制建设。立足生态、区位、人文及资源禀赋等优势,创新 “古厝生态银行”,整合、盘活零散的古村、古厝资源,打造以 “艺术唤醒乡村”为主题的2018中国延平乡村艺术季,以艺术介入乡村、以艺术开展乡建。通过首届艺术季的生动实践,延平区“古厝生态银行”机制得到实践的检验,被证明是保护开发蕴含传统文化基因的静态古厝资源的有效路径。

  延平区巨口乡是国家级生态示范乡镇,现存有4个国家级传统村落,有人文历史遗址20多处,完整保存着土厝600多座,它们就像一座座天然的美术馆等待大家去发现。作为“古厝生态银行”机制的先行试点,巨口乡以古民居为着力点,找准艺术旅游这个细分产业门类,举办一系列艺术活动,先行先试探索“古厝生态银行”建设模式,初步形成乡村版的“798”。

  记者了解到,为推进“古厝生态银行”机制在延平推广实施,延平区率先在巨口乡设立“古厝生态银行交易中心”这一公益性质的闲置农房流转交易服务平台,充分运用“互联网+多形式合作”的模式,组织供求双方进行信息发布、流转交易、合同签署、交易鉴证,确保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此外,该平台还实现信息采集、审核、发布、成交、展示、招商等功能,不仅帮助闲置资产供需方有效对接,还成为延平对外招商推介的窗口。

  据悉,得益于“古厝生态银行”机制的探索,被抛弃、遗忘、以至于衰败、废弃的乡村重新复活和繁荣。如今,许多闲置的农舍、礼堂、校舍和仓库,被赋予了新的功能,体现了新的价值。目前,巨口乡已修缮古厝、土厝100多座,23家农户把古厝改造成民宿,共吸引社会资金1400多万,有10多家国内文化旅游企业前来洽谈养生项目、民宿改造旅游项目、农业旅游项目等,极大激发了乡村发展活力,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下一阶段,延平区将深入完善机制体制,推进闲置农房全域盘活,鼓励和引导集体和个人的闲置农房,发展农家乐、创客空间、农事体验、休闲养老、度假乡居等乡村经济新业态,促进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向农村回流。(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成志、高建进)

【责任编辑: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