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北征管所志愿者十年爱心接力 助老初心不改

07.08.2015  14:22

 

  昨日,南平市仁爱敬老院里,一群提着牛奶、水果的年轻人刚进门,80岁的李奶奶就朝着二楼喊:“温治,你家的亲戚又来了!”

  这群年轻人是福建省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南平北征收管理所的工作人员。2005年9月,该所青年志愿者在一次参加南平团市委的“金晖助老”活动时,与当时年逾八旬的缪学孟、陈温治老夫妻结缘,从此开始了十年的爱心接力。

  十年间,南平北征管所里的志愿者换了一批又一批,可是这份真情好似接力赛般,一拨拨地接了下去。见证十年历程的南平高速公司办公室主任詹森萍感叹道:友情、亲情、敬老情,一路走来,情已难分难舍!

  每年传统节日之前,志愿者们都要上门为老人打扫卫生、聊家常,还会带上礼物。老人每次看到志愿者们破费,都总是“数落”:“我们啥都不缺,只要你们跟我们说说外头的新鲜事,我们就很高兴了。”

  听到老人这样说,志愿者们更加感受到“精神助老”的重要性。2006年夏天,志愿者们邀请老夫妻俩到闽北第一条贯通的高速路——福银高速上转了一回。在志愿者的带领下,老夫妻俩沿着福银高速转了100多公里,在服务站休息的时候,老人激动地说起了当年随军南下入闽时,部队在山路上风餐露宿,行军一个多月的故事,让志愿者们感受颇深。

  2008年,年已91岁高龄的缪老病危住院,志愿者前往探视。“当时老人在重症监护室里,已呈昏迷状态,”詹森萍回忆说,当他们一起轻声叫“缪老,我们是南平北征管所志愿者,来看你了。”这时,老人的眼里居然有了一丝闪动。

  缪老去世后,志愿者们和陈温治老奶奶之间这种亲情变得更浓烈了。在每次探望中,志愿者们都会给老人讲讲工作生活中的趣事和取得的成绩,让老人分享她们的每一点进步。所里女性居多,每当她们之中有人结婚、生子都会在电话里告诉陈老,有时还会亲自带上喜糖到老人那里报喜,一起分享喜悦。老人的子女说,每次志愿者们回去后,老人还要兴奋好几天呢。

  “每次探视老人后,大家都会合影留念。”志愿者饶振雯说,看到这些照片里大家与老人发自内心的笑脸,心里就倍感温暖。如今,这些照片已攒成了厚厚几本大相册,承载着众人美好的回忆。

  ☉廖晨星 罗光耀 刘华锋 文/摄

  志愿者离开时,老人依依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