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企业家:“爱心款交给你,我放心!”

09.07.2014  11:29

  7月4日上午,市公安局大横派出所副所长朱华弟来到大横村大马山路11号,看望他长期帮扶的脑瘫患儿林海兰。得知她生活状况良好,朱华弟很是开心。临走之际,朱华弟拿出500元给了她的家人。他蹲下身告诉林海兰:“这笔钱是爱心企业家罗明辉捐助的,由我转交给你。”

  回到所里,他立即拿出一个小本子,记录下:“捐给林海兰500元。”随后,他拨通了罗明辉的电话,说明了林海兰的困难情况和捐助的金额,同时告诉他,存放在自己这里的5000元爱心款已经捐出去三笔了,还剩1700元。罗明辉一如既往地回答:“爱心款交给你,我放心!”

  这5000元爱心款是什么来历?为什么罗明辉的爱心款要拜托朱华弟转交呢?

  原来,今年4月份,南平市延平公安分局在大横镇举行了群众路线意见征集会,经营一个碎石场的罗明辉作为企业家代表参会。会上,大横镇中心小学校长陈庄农提到大横派出所的工作时连连称赞,更特别提到了副所长朱华弟。“朱副所长在大横干了13年,做了太多好事。”13年来,这个村民的“贴心警察”长期帮扶着辖区里的许多困难家庭,陈校长娓娓道出了许多不为人知的事,“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吧,一些困难学生的情况,我们老师都还没摸排到,朱副所长就先知道了。”

  陈校长的一番话,得到了许多村民代表、村干部和企业家代表的响应,大家都七嘴八舌讲起了朱华弟的好,坐在一旁的罗明辉暗暗吃惊。之后,有人提出让派出所想办法动员更多的人加入到帮扶的队伍中来。思来想去,罗明辉觉得自己或许可以做点什么。

  会议结束后,罗明辉立即从银行取了5000元,随后又到派出所找到了朱华弟,二话没说就把这沓钱放到了他的手上。罗明辉说:“你当公务员收入不高,还帮助了那么多困难学生。我先拿出5000元,请你全权处理,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和困难家庭。”

  “要不我给你写个条子?”面对朱华弟的询问,罗明辉边笑边说不用。“那我把这些钱的用途都记下来,到时候给你。”“哎呀,不用不用,我相信你!”罗明辉大手一挥。

  五一长假期间,朱华弟从这笔钱里拿出1000元给了放假回来的困难学生罗昌敏。十几年前,罗昌敏的父母离异后,他跟着患精神病的父亲生活。父亲不让他读书,是朱华弟助他上学,解决生活困难,并一直帮扶到现在。几天后,朱华弟又拿了1800元送给了家庭困难的学生涂桂芳。

  “马上又要开学了,剩下的爱心款我准备在开学初捐给家庭困难的学生。”朱华弟说。

  短评

  也说“善”的传递

  古人认为,世上诸般快乐,当属为善最乐。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看到,朱华弟的“善”不止感染了罗明辉,还感染了征集会上的校长陈庄农、村民代表、村干部和其他企业家们。“善人者,人亦善之” ,日行一善,收获到的是精神上的欢愉、轻松和幸福感,成就别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这些年来,各种负面新闻屡屡见诸媒体,给人一种印象——世道人心变坏了,甚至有人认为已经到了“礼崩乐坏”的严重地步。不可否认,确有不少人利己主义思想严重,遇事先考量利益,“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极端事件,这些事件经过放大渲染,对社会风气造成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媒体传播“善良”尤为必要。

  曾国藩说,“为善最乐,不求人知”,这是对为善者个人的道德要求。但是,作为媒体,对那些为善者却应该理直气壮地传播弘扬,让大家都能受到“善”的力量,成为传递“善”的一员。惟其如此,一个气正风清的社会才能实实在在地到来。 (谢红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