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七旬老者妙手行医50载 仁心向公益捐资助学

08.12.2014  11:06
南安七旬老者妙手行医50载 仁心向公益捐资助学 - 文明
来源: qz.fjsen.com
南安七旬老者妙手行医50载 仁心向公益慷慨捐资助学

 

  

  50年来,戴标曾诊治过的病人已达20万人次。 (彭耕耘 摄)

  南安市洪濑镇戴标曾老人的医术远近闻名,其热心公益事业也为大家所称赞。老人的仁心善行从这两方面窥见:一个是在洪濑镇东大路上那间不显眼的“惠世堂”内,常常排满不远千里、慕名前来接受诊治的风湿病人;另一个就是诊室的壁柜里,摆满了不少表彰牌匾。近日,记者来到南安洪濑,走近戴标曾老人。

   精诚感动师傅 敲开学医大门

  1937年,戴标曾出生于南安市洪濑镇谯琉村的一户中医世家,其伯父戴孙准是擅长治疗内科的中医,姑姑戴毒则是当地颇具盛名的乡村儿科医生。从小受先辈们济世救人精神的感染,戴标曾的志向也是成为一名医生。

  高中毕业那年,18岁的戴标曾以优异成绩考入厦门大学生物系,但在那特殊的年代,他未能如愿完成学业。退学后,戴标曾先后在同安、德化和南安的四所中学任生物和俄语课程的代课老师。

  看似与医生这个行业渐行渐远的戴标曾,却在一次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唤醒了曾经的梦想。当时,与他同在德化三中任教的同事小陈到县城找堂哥陈辉,戴标曾一同前往,偶然得知陈辉家里有一帖治疗风湿病的家传秘方。此后,瞒着所有人,戴标曾壮胆登门,向陈辉拜师。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因诚恳之心和爱才之心,在一个小时内,陈辉毫无保留地将“点穴敲打法”和几帖处方一并传给了戴标曾。

   刻苦钻研医术 声名远播海外

  为了实现从医的梦想,1964年,即27岁那年,戴标曾辞掉代课工作,回到南安老家,一边务农一边苦心研究医术。

  凭着从小耳濡目染和大学期间所学的基础知识,他翻出各类医学典籍,较系统地自学了中医基础学、中药学、方剂学、诊断学等理论知识,开始钻研风湿病,并刻苦练习“点穴敲打法”的指压功夫。

  遇上难题时,他便到德化向陈辉求教,没钱搭车就走路,一百多公里路,他走走停停得两天。为了博采众长,戴标曾还四处求教,不论医生还是“赤脚大仙”,他都虚心求教。有了一定积累之后,他开始为乡亲们治疗风湿病。没有挂牌行医,没有诊金收入,也曾走25公里出诊,20年间,凭着对中医医学的热爱,戴标曾甘愿默默地付出。

  1983年,戴标曾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官方认可,经批准,他开办了“惠世堂”,正式挂牌行医。治疗好的风湿病人越来越多,在患者的口口相传下,厦门、莆田乃至外省,甚至东南亚、欧美等国的华侨华人,也都慕名前来求诊。50年来,经他诊治过的病人已近20万人次。

   热心公益事业 慷慨捐资助学

  正如诊所的名字“惠世”一样,戴标曾希望自己能够尽量回馈社会。因此,对于经济拮据的乡亲,他总是心存同情,在接诊中,能不收钱就尽量不收钱,能帮多少就帮多少,像一般的推拿,他不收诊金,“手工活,不算什么”。

  十年前,诊所的生意开始好起来,生活也渐渐富裕,从那时起,戴标曾拿出自己的积蓄捐资到各类社会公益事业当中,不仅资助贫困学子、为学校捐款,2008年,他还发起成立了南安市东溪艺文研究会,为推动当地的文化尽一分力,研究会的各项活动经费,也是来自戴标曾的积蓄。几年来,据不完全统计,戴标曾捐出的款项已达50多万元。

  能够为社会多尽一分力,多帮助一个孩子,多治疗一个病人,这就是戴标曾最为朴实的心愿,他也希望能够坚持下去。(泉州晚报记者 李凯龙)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