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传华:南京社区减负增效经验值得福州借鉴
角色错位是目前社区治理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在政府“过度重视”下,南京市曾经出现社区工作时间和精力分配严重失衡现象,创建评比、台账等行政性工作占70%、居民自治占20%、公共服务和专业服务仅占10%。在国家民政部和江苏省精心指导下,南京市委、市政府以社区减负七项规定为着力点,大力推动社区减负增效,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相关做法和经验值得福州借鉴。
政策层面减负增效。一是高位推动。南京市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一名市委常委直接负责社区减负,市和谐社区建设领导小组与市委督查室联合督查。二是出台文件。10个不同类型社区蹲点一周摸底,42个部门征求意见,15场不同级别座谈会,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社区减负七项规定及实施细则。三是突出重点。“五减”:取消25项工作任务、48类评比、42个机构、72项台账,整合20个社区网络。“两增”:增加自治服务、便民服务。“一考核”:出台全市社区(村)考核标准,居民满意占70%,工作考评占30%。
体制改革减负增效。一是街居体制改革。以玄武区“五大中心”、秦淮区市民服务中心、鼓楼区事务受理中心、栖霞区尧化政务中心为代表,做大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回收社区行政服务职能,面积较大的街道建立中心社区,作为街道服务中心延伸,集中承接社区政务,社区去“行政化”。二是公共服务外包。以秦淮蓝旗社区、鼓楼睦邻中心为代表,政府转职能,社工转身份,政府只买项目不养人,释放社区自治和社工活力。三是社会组织全面介入。承接社区专业服务,解决社区专业不足、人力不足、资源不足、活力不足问题。全市已有1.4万个社区社会组织,形成区、街、社区三级社会组织孵化与服务体系。
网络信息减负增效。全力推动智慧社区平台建设,提升社区信息化水平。目前一期已完成,实现了台账统一、部门相互调阅信息等功能。二期由发改部门牵头,已通过招标,预计明年4月完成,届时将增加服务功能,实现一次采集、一次录入、全面共享、一网向下。
整合资源减负增效。一是场地综合使用。社区场地去“衙门化、割据化”,根据社区需求,功能综合布局。二是设施综合利用。整合社区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相关场所和设施,为老、为小、为特、为残服务。三是社工整合作用。培养“全能型”社工,实现“一口受理”,探索“全区通办”;整合综治、劳动等条口社工实现“统一招录、统一调配、一岗多责”。四是组团联动。社区为老、为小、为军等民政职能处室进行组团,协同服务。
南京社区减负工作方面的探索和创新,获得了国家部委和江苏省的高度认可。我市可以借鉴南京经验,大力推动社区“去行政化”改革,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推进社区服务全面外包,增强社区民主自治,努力建成多方参与、社会力量活跃的新型社区,形成自治鲜明、主体多元、居民认同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作者:俞传华
作者单位:连江县浦口镇党委
挂职单位:南京市秦淮区五老村街道办事处
【责任编辑:陈玲云】【值班编辑:陈玲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