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落单青年:工作节奏快人生地不熟 相亲机会少

06.12.2014  11:12

  生活在北上广等大城市,身边不乏这样一群落单青年:学历高、收入多、人才好……事业发展快人一步,感情生活却迟迟不前。“剩男”“剩女”“必剩客”“剩斗士”……落单青年引发一次次全民大讨论的同时,也被安上一个又一个标签。他们究竟为何成为“落单族”?对于爱情和婚姻,他们又有哪些期待?我们不妨一起跳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传统观念,走近落单青年的生活,听听他们的真实心声。

  ——编 者

  人生地不熟,相亲机会少

  ●在老家,出门买菜一路都是熟人;刚到北京,掰着一只手的指头就能数过来认识的朋友

  周五晚上9点多,王晓路结束了一周的工作,走出位于北京海淀黄庄附近的办公室,迎面而来的北风让人瑟瑟发抖。他加快脚步走进地铁站,赶往7站地外的回龙观家中。

  王晓路现住的这套两居室80多平方米,是3年前父母出资为他购买的婚房。“父母着急抱孙子,买房时反复强调‘筑巢引凤’,催我赶紧找女朋友。”王晓路说。

  这几年,王晓路一直没有放慢“脱单”的步伐,可行动起来遇到的困难不少。

  王晓路说,对于已经工作的“单身族”,想要“脱单”少不了相亲,可安排相亲离不开熟人。如果是在老家,这可能算不上困难:出门买菜、打酱油就能碰见一大帮熟人,简单介绍几句就能安排一场相亲。可在北京,能为王晓路安排相亲的熟人“少得可怜”。

  老家不在北京、读书不在北京、亲戚朋友也不在北京……刚到北京时,王晓路认识的朋友,掰着一只手的指头都能数得过来。虽然经过几年的发展,他认识的朋友多了一些,但可以为他安排相亲的仍寥寥无几。

  偶尔参加熟人安排的相亲,都很不理想。今年春节以来,熟人介绍王晓路参加过两次相亲。“一次对方没中意我,一次我没中意别人。虽然心里着急,机会又不多,但也不想因此‘饥不择食’。

  “我每天都要坐地铁,上面挤满了人,可难得碰上一张熟脸。我有时跟父母开玩笑:‘你们整天催我谈恋爱,难道让我跟从没见过面、只是一起挤地铁的女孩搭讪谈朋友吗?’

  玩笑归玩笑,王晓路明白,为了自己的婚事,父母也是操碎了心。“老家邻居跟我说,父母每天到处打听在北京工作的老乡,但凡打听到,总要千方百计找上门,委托别人给我介绍对象。听到这些心里很不是滋味。”王晓路说。

  靠熟人不行,靠自己行不行?现在社会上相亲活动那么多、相亲网站也有不少,为什么不尝试着参加?

  “我也参加了一些。有一段时间,多到一个星期参加一场。”王晓路说,但参加这种相亲会的成功率实在太低。“可能是因为互相缺少了解,信任度比较低,迈出第一步的顾虑就更多一些。

  尽管有这么多困难,王晓路对“脱单”仍然信心满满:“有朋友建议多参加一些青年摄影、旅游等组织,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多尝试多努力,成功的几率肯定会更高一些。

  工作节奏快 恋爱难分身

  ●出差在外地的时间比待在北京的时间还多,紧张的工作让相亲都变成“甜蜜的负担

  在北京国贸一座写字楼下的咖啡馆,记者见到“金融男”付伟时,他比约定时间晚了近1个小时。

  “实在不好意思,刚才有个临时会议。”付伟寒暄着表达歉意,“还有更对不住你的是,半个小时后我还有一个小组讨论会,咱们聊天的时间只能缩短到半个小时。

  刚见面,付伟已经让记者充分感受到了他整天挂在嘴边的“”。

  付伟2009年从上海市某高校毕业后来到北京工作。在很多人眼中,如果把他放到相亲市场,肯定是个“优等品”:学历高,名校研究生毕业;收入多,刚毕业就有10万元的年薪,如今已经涨到30多万元;人才好,相貌堂堂,谈吐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