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院长单霁翔来厦开讲 把故宫完整交给下一个600年

05.07.2019  09:43
网红院长单霁翔来厦开讲 把故宫完整交给下一个600年 - 新浪
▲单霁翔开讲导报记者 吴晓平 摄 - 新浪
▲雍正萌萌哒表情包 - 新浪
网红院长单霁翔来厦开讲 把故宫完整交给下一个600年 - 新浪
▲“朕本布衣”帆布袋 - 新浪
▲“朝珠耳机” - 新浪
来源: n.sinaimg.cn
▲单霁翔开讲导报记者 吴晓平 摄 ▲雍正萌萌哒表情包 ▲“朕本布衣”帆布袋 ▲“朝珠耳机

  ●在任七年,开放区域从30%扩大到80%

  ●故宫变网红,一场初雪微博阅读量5000万

  ●梦想是把紫禁城完整交给下一个600年

  单霁翔,故宫博物院前“掌门人”。年过六旬,依旧萌萌哒。

  他的头衔很多,并且很“”——“网红院长”,故宫最大的“流量担当”。

  一切不以为然。他自嘲,自己就是个故宫看门的,看护好9371间古建筑,守护好186万多件藏品,把壮美的故宫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今年,单霁翔65岁了。4月8日,他正式卸任故宫博物院院长。退休后的这三个月,单霁翔依然很忙,还是围着故宫转,不遗余力推动民众了解故宫,浙江、上海、山东、福建等巡讲,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守护着故宫。

  昨天,身着一件白衣,脚踩一双布鞋,单霁翔在思明区“智慧·讲堂”开讲,讲“宫里”那点事。思明区干部们跟“故宫掌门”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中华传统文化的忠实守望者”。

  不同于一般枯燥乏味的文物讲座,两个半小时,单霁翔金句频出、幽默风趣,现场不断响起笑声、赞叹声和掌声。

  单霁翔说,他一辈子都不想离开故宫,他的梦想就是让更多的人从故宫中找到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然后带故宫“走出去”。

   情结

  父母在鼓浪屿生活10多年

  单霁翔从鼓浪屿开始说起。2008年,鼓浪屿启动申遗工作。彼时,他还在国家文物局当局长。

  “我和鼓浪屿有很深的感情。”一开场,单霁翔打感情牌,“我父母在鼓浪屿上生活了十多年,我的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也都出生在鼓浪屿,他们在家一聊天就聊鼓浪屿。

  而单霁翔,出生在沈阳。“我出生前,父母跑到了东北;我刚出生三个月,他们又没经过我同意跑去了北京。”儿时的单霁翔住在北京四合院。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就在58岁快退休时,他去了北京最大的四合院“看门”。

  可这个门,不好看。“这个地方有3个名字:紫禁城、故宫、故宫博物院,放在一起,那就是世界之最,但我感觉不到。”2012年1月,单霁翔出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正式执掌“紫禁城”。他直言:“你说故宫大,但70%的区域都立一个牌子‘非开放区域,观众止步’;你说藏品多,但99%的藏品沉睡在库房里。

  接任院长第一年,单霁翔便开始反思,故宫不能沉睡在这些“世界之最”里,人们从游览故宫过程中获得什么,才是有意义的。

   改革

  故宫禁烟、增加女洗手间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有这样一个镜头,让人印象深刻:故宫博物院里的文物修复师骑着小车“出宫”,他去完成一个特殊任务——抽烟。因为,故宫禁烟了。

  单霁翔还搞厕所革命。“看!图片里那个穿白色羽绒服的大爷就是我。”单霁翔看到女卫生间经常排长队,他就站在一边观察,回去做大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故宫女厕所应该是男厕所的2.6倍”,随即增加女洗手间。

  这只是单霁翔诸多改革中的几个小细节。

  单霁翔在任七年,故宫的神秘大门悄悄打开:从只有30%开放区域,到如今开放区域扩大到80%;从能展出藏品不足1%,到如今全部186万件文物藏品于官网公布;从高处往下看,紫禁城屋顶没有一根草;机动车不再出现,垃圾落地后2分钟内必须有人清理掉……

   创新

  板着脸的故宫越来越“

  从外在到内涵,近600岁的故宫,一下子成了“网红”、“大IP”,也和单霁翔有关。雍正萌萌哒表情包、“朝珠耳机”、“朕本布衣”帆布袋、“奉旨旅行”行李牌、“朕就是这样汉子”折扇……板着脸的故宫,开始卖萌起来。

  “文化创意产品必须结合生活,必须实用。”单霁翔对此颇有心得,故宫收藏了一幅名画,叫《乾隆皇帝大阅图》,仔细看,这幅画乾隆画得不太好,但马画得挺精神,所以把马的造型提炼出来,做在领带上,做成水果叉……

  单霁翔认为,结合高科技手段呈现,才能让古老的文物获得新的生机。故宫去年推出了高科技互动技术展演《清明上河图3.0》,“814个角色、29艘大小客货船,河水、柳树都动起来了。

   梦想

  把故宫完整交给下一个600年

  单霁翔卸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但他的生活却从没和“故宫”二字分开过。卸任一个月后,他重回故宫,受聘为故宫学院院长,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文物保护和博物馆建设的探讨上。

  单霁翔乐于到各处宣讲故宫文化,有媒体统计,在任七年,他在全国各地演讲超过1000场。即便退休后,他也没忘了给故宫“打广告”,招呼人们去看展览。

  “紫禁城于明代1420年在永乐皇帝手中建成,到2020年故宫将满600岁,故宫古建筑群整体保护修缮工程和‘平安故宫’工程将双双竣工。”单霁翔说,“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记者手记

  一个虔诚的“看门人

  故宫,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无不动人。

  就在几天前,我刚休假从北京回厦。此去北京的目的,只有一个,看看“网红故宫”。

  上一次走进故宫,还是30年前,儿时的记忆有些模糊,只听大人说,那是紫禁城,是皇帝住的地方。

  30年后,再次走进紫禁城,从午门正中大门走进去。这座穿越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群,从前的回忆只属于皇帝,红墙宫里万重门;如今,高墙深院,我穿越一道道朱门,真切感受它曾经的荣耀。

  指尖抚过长长的红墙,走进琳琅满目的珍宝馆,逛过雕塑伫立的慈宁宫,又在皇帝的御花园里赏弄花花草草……绿地、蓝天、红墙、黄瓦,这是我看到的故宫,干净、厚重、有故事。

  我曾三次采访过单霁翔,当某天,站在他工作的宫墙之内,望着一道道打开了的宫门,我感受到了单霁翔虔诚的改革,拆违建、管排队、限客流、搞戒烟、玩文创……他让文物变得有尊严,让近600年历史的故宫焕发出新生机。

  我想,这七年,他是一位虔诚的“看门人”;而后,他还是他,只不过换了另一种方式继续守护他的心爱的故宫,依旧那么虔诚。

  导报记者  崔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