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一号”穿了几道安全铠甲

23.05.2015  12:39

    

FCD施工现场

FCD完成后的混凝土养护 

邵克军在施工现场

    2015年中国进入核电重启的关键之年,以华龙一号、AP1000和CAP1400为代表的三代核电技术将引领中国未来核电规模化发展的主流。如今,FCD的浇筑开启了“华龙一号”的生命之旅,核电“新生儿”缓缓睁开眼。

    “FCD浇筑完成!

    5月9日20点08分,经过57小时20分钟混凝土连续浇筑后,我国自主创新核电项目“华龙一号”首台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号机组FCD9000余立方米混凝土浇筑工作顺利完成,核岛反应堆厂房的基坑里终于长出了自己的“肌肉”。

    混凝土浇筑在核岛机组反应堆基坑的过程,业界称作“FCD”(The First Concrete Date缩写),也就是第一罐混凝土浇注日期。它是一个核电项目生命的开端,标志着前期准备工作的结束和核电现场土建工程的正式开工,在核电项目施工中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如今,FCD的浇筑开启了“华龙一号”的生命之旅,核电新生儿缓缓睁开眼。

    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从未出生起就备受关注,不仅因为它是我国唯一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品牌,更重要的是,它肩负着我国核电“走出去”的战略使命。

    今年2月4日,中国、阿根廷两国政府签订《关于在阿根廷合作建设压水堆核电站的协议》,“华龙一号”成功出口拉美,将落地阿根廷。

    现今,“华龙一号”这个核电新生儿还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它究竟有哪些与众不同?在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之后,它的安全系数有多高?它能给普通民众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这个核电新生儿的一切都触动着人们的好奇心。

     华龙一号”有“神功”:每小时最大电功率达115万千瓦

    “华龙一号”,这个让公众听起来有些陌生的高精尖技术名词,是我国核电领域里期盼已久的项目。

    它的父母是中核和中广核两大核电巨头,是我国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品牌。早在2013年4月25日,中国国家能源局主持召开了自主创新三代核电技术合作协调会,中核和中广核同意在前期两集团分别研发的ACP1000和ACPR1000+的基础上,联合开发“华龙一号”。

    2014年8月22日,“华龙一号”总体技术方案通过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核安全局联合组织的专家评审。今年4月15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建设“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示范机组。

    去年12月,通过专家安全评审的“华龙一号”首个示范机组把它的出生地定在了位于福建省福清市的中核二四承建的福清核电站里,并开始了炸山、挖地、打地基、绑钢筋等一系列前期准备。

    核岛和常规岛是核电厂的中枢,从外部看去,这是两个分别呈圆形和方形结构的厂房,核电生产过程中的主力厂房和设备大部分被安装在这两个“”里。

    和其他核电站工作原理相同,“华龙一号”的产电过程需要在两个“”之间完成,通过核岛反应堆堆芯里铀原子在中子的撞击下裂变产生热量形成蒸汽,传输到常规岛厂房,推动汽轮机转动做工,最终产生电能供应。

    这个有些复杂的核电生产过程,如果用一句话形容就是,“核岛是产生能量的地方,常规岛是转换能量产生电的地方。

    在“华龙一号”5号机组的左侧,是中核二四承建的其他四组核电项目,据中核二四项目部工作人员介绍,目前2、3、4号机组仍处于在建状态,1号机组已正式投入商运,年上网电量可达70多亿度。与同等规模的煤电站相比,可减少标煤消耗约25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00万吨。

    和福清核电其他兄弟姐妹不一样的是,“华龙一号”机组的最大电功率能达115万千瓦时,福清核电项目1~4号机组是108万千瓦时。

    “福清核电站的6台机组预计于2020年底全部建成投产,年发电量将达到450亿千瓦时,年总产值达170亿元。届时,福建省的电力来自清洁核电,带动就业3万人。”中核二四福清核电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袁鹏飞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