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县推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绩效考评机制取得初步成效
为贯彻落实省、市、县综治平安建设工作品牌创建推进会的部署要求,创新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机制,调动人民调解员工作积极性,2014年3月份起,华安县全面推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绩效考评奖惩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做到“四个到位”,促进工作落实
一是制度到位。2014年3月,华安县委政法委、综治办、司法局、信访局联合制定印发《华安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绩效考评奖惩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坚持以案定补、以奖代补的原则,对各级人民调解组织调解员成功调解并达标的矛盾纠纷案件,根据其类型、难易程度、社会影响大小以及档案制作规范化程度等确定四个补助等级,即以简易方式调解民间纠纷,调解成功并登记在《民间纠纷排查登记薄》的,每件补助15元;一般民间纠纷、疑难民间纠纷和重大民间纠纷调解成功并有规范卷宗的,每件分别补助45元、90元、180元。同时,办法对本年度未出现“民转刑”、群体性事件以及到县级及以上上访的村(居),给予该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奖励300元;未出现“民转刑”、5人及以上到县集体上访、群体性事件以及到市级及以上上访的乡(镇),给予该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奖励2000元,而对出现“民转刑”、越级上访的乡镇,综治考评则给予相应扣分,并且该乡镇的调解案件补贴全部自行负担。办法还明确了绩效奖惩程序,即各乡镇综治办会同司法所每月对辖区内对应的相关业务数据等情况进行汇总并报送县司法局,县司法局每半年组织一次对调解卷宗及相关台账审核评比,提出奖惩意见并报县政法委审批后兑现,确保奖惩程序制度化、调解卷宗规范化。
二是指导到位。办法出台后,华安县司法局迅速组织局机关全体干部、各司法所工作人员及专职调解员50多人召开专题培训会议,全文学习《华安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绩效考评奖惩办法(试行)》,并对办法内容逐条解释说明,详细讲解关于“一案一补”奖励对象、纠纷等级、奖惩办法和奖惩程序等问题。会后,各司法所又组织辖区内的村级调解员进行培训指导,做到层层传达,层层落实,确保办法顺利实施。
三是宣传到位。办法实施以来,华安县司法局充分利用网站、信息简报、报纸、广播电视等形式进行大力宣传,目前已在省厅、市局简报及网站等多种媒体进行报道。华安县司法局及其各司法所还经常利用各种会议进行动员宣传,同时结合开展政法干警“大走访、大服务”活动契机,进村入户开展宣传,力争让办法家喻户晓,产生共鸣,形成合力。
四是落实到位。办法实施以来,全县符合绩效考评奖励标准的调解案件有824件,其中重大复杂案件有23件,疑难复杂案件52件,一般性纠纷180件,以简单方式解决纠纷的有569件。“一案一补”奖励金额计25455元,已全部发放到位,确保奖励经费公开、公平和公正。
二、促进“三个提高”,凸显工作成效
一是调解队伍素质得到提高。人民调解实施“一案一补”奖励补贴,打破了该县各村(居)“六大员”中只有调解员没有工资补贴的现状,有力地提高了广大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广大调解员加强学习、提高调解技能的热情。在推行绩效奖惩机制的过程中,该县通过举办培训班、组织交流、以会代训、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以法律法规、调解程序、调解方法、卷宗制作等为重点内容,加强对调解人员的业务培训,有力提高了他们的法律、政策水平和调解工作技能。目前全县共有人民调解员656人,同比去年增加43人,其中9个乡镇配备专职调解员15个,选聘首席人民调解员114名。
二是调委会规范化水平得到提高。人民调解绩效奖惩机制的全面实施,有力推动了调委会规范化建设以及大调解格局的形成。因“一案一补”机制要求工作质量高,工作程序规范,各级调委会不断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流程,规范工作程序,健全工作制度,并统一上墙公开,实现了以法治促规范、以制度促质量的工作要求。目前,全县共建立128个调委会,其中县级人民调解委员会1个,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9个,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97个,事业单位人民调解委员会4个,行业性调解委员会17个,达到规范化调委会有116个,基本形成了以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主导,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为基础,事业单位调解委员会、行业性调解委员会和县级人民调解委员会为触角的多层次、宽领域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
三是调解工作效能得到提高。人民调解绩效奖惩机制的全面实施,实现了每件纠纷都有专人负责,更好地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为公安减负、为法院减压、为信访分流,形成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良好局面。2014年以来,全县人民调解889件,调处成功885件,成功率99.5%,案件数同比去年下降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