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花灯照古城 祖孙三代传“非遗”

21.02.2016  12:30
  

  中新社福建分社-福建新闻网报道

  福建新闻网泉州2月20日电 题:千年花灯照古城 祖孙三代传“非遗

  作者 廖静

  20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出现在福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花灯制作的课堂里。85岁高龄的王香菰是泉州市针刺无骨花灯国家级传承人蔡炳汉的遗孀,如今她同女儿和外孙女一起走进少儿课堂,现场教授花灯基本功。“看到小孩子能够把这项技艺学好,觉得很欣慰。

  祖孙三代由于对花灯的热爱,也经常在一些公益课堂教无骨花灯。“花灯二代”、泉州针刺无骨灯市级传承人蔡聪慧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无骨花灯工艺上手简单,较为适合小孩学习,因此,她和家人经常到社区、博物馆等场所,向学龄儿童教授花灯制作。

  当天,除了白发苍苍的外婆,28岁的柯达雯也是花灯老师之一。她说,小时候跟着外公一起做花灯,如今也有一些较为复杂的花灯作品。

  “针刺、剪样、粘贴....。。”蔡聪慧祖孙三代现场向孩子们展示无骨花灯的基本做法。“无骨花灯不同别的非遗类型花灯,它整个身体就是一张纸,需要一针一针认真扎,很锻炼耐心。”2016年元宵,蔡聪慧一共做了三盏灯,其中两盏悬挂在泉州市新门街的非遗传承人花灯展示区。

  据悉,她的父亲蔡炳汉曾经常受邀到新加坡、菲律宾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示传统针刺无骨花灯技艺。她告诉记者,由于对花灯技艺的热爱,当年就读福建师范大学的父亲,通过对传统无骨花灯的摸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花灯风格,在海外有较大的名气。

  蔡聪慧作为家族里花灯制作的佼佼者,从七八岁开始做花灯。“每年元宵前都会做大量花灯,花灯就是我小时候最好的玩具。”如今蔡聪慧已经能做1米多高的复杂大灯,“最高兴的是做一些花灯送给朋友。

  尽管出生于花灯世家,如今已经是市级传承人的蔡聪慧做无骨花灯却是业余爱好。“无骨花灯无法进入市场化生产,因其精细化传承一直很难。

  “现在的传承难度是能够学的很精的人越来越少。”蔡聪慧介绍说,如今这项技艺也因为易破和不容易运输,在市场流通不多。   彩扎灯、刻纸灯等组成泉州花灯素有“南方花灯的代表”之称。中国元宵佳节将近,泉州古城照例红灯满城高挂,各式花灯争艳。不过这项传统技艺的传承也引发了这些专业花灯师傅的思考。

  让蔡聪慧等欣慰的是,尽管没有正式的徒弟,但明显近年来喜欢花灯的年轻人多了起来。“如今除了泉州当地学龄儿童来学之外,不少福建师范大学艺术系的大学生们也过来探讨花灯技艺。”因此蔡聪慧也相信,无骨花灯这项非遗一定能够传下去。(完)

【编辑:陈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