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跨越三千公里的牵手
18年来,两省区人民用真情和爱心浇灌出闽宁协作的累累硕果——一年一度的对口扶贫协作联席会议制度从未间断;在宁闽商有4万多人,企业、商户4000多家,涉及20多个行业,投资兴业规模不断扩大;几十万名西海固贫困群众彻底拔掉穷根,创造了扶贫开发史上的奇迹。
18年来,我省先后选派9批140名优秀领导干部到宁夏贫困地区挂职,努力拼搏,忘我奉献。
18年来,闽宁协作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为重点,以产业协作为基础,构筑互惠互利、联动发展的工作格局,谱写了东西合作和扶贫开发的辉煌篇章。
贺兰山下遍布“闽宁”村
贺兰山脚下银川市的闽宁镇,原来叫玉泉营开发区,是一片戈壁荒滩,村民从西吉县兴隆镇移民搬迁到此。1997年,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决定,连续三年,福建每年从财政中拿出1500万元,用于双方议定的扶贫协作项目,共同建设玉泉营“闽宁村”。
后来,玉泉营有了公路、学校、村部、卫生院、邮电、市场和一二级扬水灌溉及井灌工程等基础设施。2001年底,作为闽宁协作的象征,玉泉营更名为“闽宁镇”。福建宁夏对口协作扶贫攻坚的“闽宁模式”在宁夏中南部遍地开花。
18年来,我省先后在宁夏贫困地区援建公路352公里;打井窖1.5万眼,解决了30万人、10余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修建高标准梯田22.9万亩;完成危房危窑改造2000多户;建设了闽宁镇、石狮镇、惠安村、南苑村、南安村、团结村、丰泽村、皇甫村、鹭海村和弘德、安溪、泉港、海新、集美、清泉、沟圈、甫田、十六堡等一批生态移民示范村和140个闽宁协作示范村。
18年来,我省累计投入资金1.3亿元,先后帮助宁夏贫困地区新(扩)建学校236所,资助贫困学生8.6万人。援建一大批水利水保、农村电网、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农村科技文化活动中心78个,这些项目使近50万贫困群众受益。
截至目前,我省省级财政已累计投入援助资金4.2亿元,对口帮扶的市、县(区)级投入4.99亿元,社会各界捐助折款1.93亿元,为促进宁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民族团结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干农活到做产业
让贫困群众搬出来,只是第一步。1998年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三次联席会议决定,以产业协作为基础,在宁夏发展资源开发型、劳动密集型和能带动千家万户脱贫致富的农副产品加工项目。
在这一背景下,两省区依托中南部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重点扶持当地优势特色产业。在项目选择上,坚持从实际出发,重视能人带动作用,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大力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营方式转变。
一批产业和技术人员从福建来到宁夏。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先后派出17批技术人员到宁夏传授菌草技术,分别在彭阳、盐池等8个县建立食用菌示范点,先后开展菌草技术培训512期,培训5万多人次(其中菌草技术骨干1.7万人次),发展菇农1.7万户,种菇1.7万棚,带动菇农户年均增收8000元,使菌草成为宁夏贫困地区依靠科技增收的项目。
此外,我省支持宁夏贫困群众发展马铃薯、硒砂瓜等优势特色产业81.3万亩,结合退耕还林草完成人工种草41.3万亩,发展设施养殖6万多头(只)。我省还先后援建了一批冷藏库、技术培训中心、信息服务平台等现代农业配套服务设施,为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奠定了基础。
宁夏当地群众从干农活到发展产业,在人均收入大幅提高的同时,群众的科技意识、思想观念和经营理念也发生了转变,自我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从壮产业到建机制
18年来,闽宁协作已经从单向的扶贫解困,发展到经济合作、产业对接、互利共赢的新阶段;从单一的经济援助,发展为教育、文化、医疗等多领域合作的新格局;从单纯的政府行为,发展成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对口协作新机制。
两省区共建闽宁产业园区,成为产业扶贫“造血”机制上实现新突破。一大批福建企业不远千里,纷纷进驻宁夏。
目前,闽宁镇扶贫产业园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1.6亿元,基本实现了“五通一平”的建设目标,园区已有3家企业入驻,其中投资5.7亿元的福建亚通水科技、创新管材塑胶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预计明年上半年可投入生产。
据统计,在宁闽商协会会员企业年经营额达120亿元以上。华林农业综合公司、西吉闽宁产业园(吉德慈善园)、宁夏国圣食品、厦门皇达等企业落户宁夏中南部地区,为当地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进驻宁夏不到3年的闽商严国圣建成了宁夏最大的马铃薯加工企业国圣食品,产品畅销西亚等地,赢利数千万元,他打算在宁夏继续扩大规模。
随着机制的不断完善,闽宁协作在各领域不断深入。兴业银行计划于2015年筹建银川分行并有望获得批准;福建康泰国际旅行社与宁夏中国国际旅行社签订合作协议,努力开发台湾—福建—宁夏旅游精品线路;福州大学与银川大学“一对一”对口支援、台湾铭传大学与银川大学学术交流已签订合作协议……
武夷山六盘山山山相连,闽江水黄河水水水相融。18年闽宁协作,让更多身在大山中的宁夏群众,迈向幸福的康庄大道。(方炜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