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我省商务发展胜利收官

07.04.2016  11:27




 


十二五”期间全省商务发展成效显著。福建自贸试验区成功获批建设,招商引资拓展了新思路、新做法,外贸份额稳步提高、结构不断优化,内贸流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对外投资良性互动发展初见成效,口岸通关便利化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省商务系统机构改革顺利完成,为开放型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要商务指标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6%,超过14%的目标任务;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9.3%,超过9%的目标任务;年均实际利用外资68亿美元,超过50亿美元的目标任务。


——现代流通方式加快发展。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10505.9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7116亿元,近三年年均增长40.1%。五年共扶持改造提升2327个“万村千乡”农家店、350个城乡菜市场,支持35个冷链物流项目建设。


——对外贸易在曲折中前进。2015年,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10511.0亿元,占全国份额4.3%,比“十一五”末提高 0.6个百分点;出口7013.2亿元,占全国份额5.0%,提高0.5个百分点;进口3497.8亿元,占全国份额3.3%,提高0.6个百分点。货物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一般贸易、民营企业、对新兴市场出口占比明显提升。服务贸易额年均增长20.8%,2015年占全国份额3.7%,比“十一五”末提高0.9个百分点。


——双向投资水平不断提升。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40.2亿美元,比“十一五”增长38.9%。出台加快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十条措施,新增500强投资项目59项,总投资34.4亿美元。总投资亿美元以上项目114个,比“十一五”多72个。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比39.8%,比“十一五”提高14.7个百分点。对外投资迅速发展,截至2015年底全省备案核准境外投资企业(含境外机构)达1911家,比“十一五”末增加857家,累计对外直接投资中方实际投资额51.4亿美元,超过12亿美元的目标任务,比“十一五”增长3.5倍。


——口岸通关建设步伐加快。新增3个对外开放口岸、港区(作业区),2014年度我省海港口岸外贸货运量首次突破两亿吨大关。五年来海港口岸外贸货运量年均增长10.9 %;海运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8.0%。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于2015年上线试运行,启动“三互”大通关改革,推进关检“一站式”查验,实现通关作业无纸化,省内通关合作和通关便利化显著改善。


——闽台港澳合作进一步深化。实际利用台资58.3亿美元,实际利用港澳资209亿美元。建立闽台港澳重要行业商协会常态化联系机制,闽台金融合作取得新突破,推动古雷炼化一体化等重大台资项目动工兴建;闽港澳高层互动更加热络,推动签署4份闽港闽澳经贸、金融等方面合作协议。


   ——自贸试验区建设初见成效。福建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与广东、天津同日获批,内容更加详实。186项重点试验任务,已实施139项。推出实施126项创新举措,其中49项属全国首创,30项已在全省推广。“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委内加工、出境加工、货物分类监管、原产地管理改革等一批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潭投资体制改革“四个一”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自贸试验区行政效率显著提高,通关环境明显改善,开放水平持续提升,对台窗口效应显现,发展功能逐步形成。





今年以来省商务厅加快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
今年以来,省商务厅(口岸办)积极服务和促进外贸发展,商务之窗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首席专家一行来我厅调研
为做好“十四五”服务业、服务贸易规划研究,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