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规划出台
■聚焦生态灾害监测评估预警、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等重点领域,明确七大任务、六大工程
■2020年初步建成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安全、气候安全的现代化气象观测、预报、预警、服务综合体系
■生态气象业务服务将基本涵盖典型生态系统与4种国家重点生态区
中国气象报记者贾静淅报道 5月25日,中国气象局印发《“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围绕提升生态系统气象灾害防御、生态保护与修复、大气污染防治、适应气候变化等重点领域气象保障能力,明确七大任务、六大工程。根据《规划》,到2020年,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安全、气候安全的现代化气象观测、预报、预警、服务综合体系将在我国初步建成。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深入推进,在生态保护与修复等重点领域,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评估、应急处置、决策支撑、管理评价等全链条式的气象服务需求越来越迫切。当前,我国生态气象监测评估业务和服务、环境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已初步建立,但在观测布局、共享机制、数据应用能力、产品科技含量等方面仍存在短板。
基于现状与需求、聚焦不足,《规划》明确了完善生态气象业务服务体系、提高典型生态系统气象保障服务水平、提高大气污染防治气象保障服务水平、减轻灾害风险强化气候安全保障服务、开展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的气象保障服务、提高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强化面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决策服务等七个方面主要任务。
围绕七大任务,《规划》提出六个方面生态气象保障工程。包括在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经济发展核心区域、重点城市等开展生态安全气象综合观测能力、生态安全气象服务能力、气候安全支撑保障能力、大气污染防治气象保障能力等“四大能力”建设,以及围绕自然生态系统监测评估开展生态气象大数据应用示范、围绕绿色城镇化开展城市智慧气象服务应用示范“两个示范”建设。
发展生态气象是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能力的重要着力点。到2020年,我国生态气象业务服务将基本涵盖农田、森林、草地、荒漠、湿地等典型生态系统,以及水涵养型、水土保持型、防风固沙型、生物多样性维护型4种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实现生态质量气象综合评价常态化、气象灾害生态影响评估定量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决策服务业务化。此外,我国将针对绿色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扶贫等主体功能区建设,重点提升气象监测评价与服务能力。
依托气象综合观测网络和多源卫星遥感手段,我国将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对气象灾害多发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气候变化敏感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和脆弱区的生态、环境和气候系统关键要素的实时动态综合监测。通过气象部门与林业、农业部门联合开展大气负离子等自动化观测,与环保部门实现空气质量实时观测数据交换,与公安消防部门共建消防执勤车载气象监测设备等措施,多部门资料与数据将进一步融合,为发展生态气象业务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根据《规划》,气象部门将围绕大气污染防治需求重点提高霾天气预报预警水平,建立集约化、0-10天无缝隙的环境气象预报业务,将霾预警时效提前至48小时,并实现霾天气影响评估业务化;发展光化学烟雾气象条件预报预警业务,提高环境气象模式对臭氧浓度的数值预报能力。
此外,通过广泛开展气候变化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影响评估、加强重大规划和重点项目工程的气候可行性论证等,气象部门将推动减轻灾害风险、强化气候安全保障服务。面向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需求,人工影响天气业务能力和科技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十三五”期间将实现人工增雨雪作业年增加降水600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