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力推公立医院改革 每年5000万元投入市级公立医院
福医大附属二院东海院区加快建设(记者 林劲峰 摄)
日前,《泉州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下发,拉开了我市医改工作的大幕。围绕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市将多措并举、稳扎稳打,分阶段逐步提高全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按照《方案》部署,今年泉州市将持续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化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价格机制、药品采购、人事编制、收入分配、医保制度、监管机制等综合改革;落实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进一步深化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机制改革,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加大医疗资源建设、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2017年,我市将基本形成分级诊疗制度,全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进一步显现,以药补医机制彻底破除,在控制医药总费用的基础上,公立医院药占比降低到30%以下;多元办医格局初步形成,确保到2017年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达到总量的20%左右;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人均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450元以上,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控制在25%左右,人民健康水平有明显提高。
2020年,我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深化,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普遍建立;多元办医格局基本形成,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达到总量的25%左右;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破解“看病难” 今年千人均床位数将达3.7张
就我市总体情况来看,看病难,首先难在总量。作为人口大市和外来人口输入大市,泉州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相对不足。截至去年,全市医疗机构总床位数29789张,按常住人口千人均床位等4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其次难在结构,高端医院一床难求,存在城区大医院对基层医院的“双虹吸”现象。此外还难在人才,高级卫技人才和基层卫技人才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方案》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提升总量:
泉州市将建设妇产医院
我市将着力扩充卫生资源,加快建设市妇产医院,加快福医大附属二院东海院区二期、市第一医院城东分院二期、市中医联合医院二期、市光前医院综合病房大楼、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及市传染病院二期等市级项目建设。
在财政保障方面,我市每年各级政府卫生投入增长比例高于同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增长幅度,并稳步提高卫生投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例。市、县两级财政设立定项补助经费,从2015年到2020年,市级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用于市级公立医院专项投入,并逐年有所增加。
优化结构:
每个县(市、区)均建立医联体试点
为了优化医疗结构,我市将完善合理分级诊疗制度。今年将以县(市、区)为单位,每个县开展2至3个分级诊疗试点,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以慢性病管理为切入点,我市将选择部分诊断明确、治疗方法统一规范的病种,开展慢病一体化服务模式的分级诊疗试点工作,通过“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由医院向社区转诊并接受社区管理慢性病患者。
同时,全市将建立和完善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所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完善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为提升民办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我市还将加快医疗联合体建设,采取购买服务或资金奖励等方式,鼓励城市医联体与县域医联体对口帮扶,形成上下联动、以大带小、以强扶弱的格局。今年每个县(市、区)要建立1至2个医联体试点。
我市还将实行差别化的支付政策,拉开乡、县、市、市域外四个级别定点医疗机构间的报销比例差距,进一步向基层倾斜,引导建立合理就医流向。有条件的地方将实行城乡居民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免费使用一定数额的基本药物。
人才保障:
公立医院拥有用人自主权
为了引进和培养高级卫技人才和基层卫技人才,我市《方案》实现了突破创新。
在医技人员招聘方面。简化人员招聘程序,扩大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制定出台《公立医院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指导目录》,对符合《目录》条件的人才,可以采取直接考核聘用方式,由公立医院研究决定拟聘人选,也可以采取专项公开招聘方式自主到高等院校招聘人才。
职称聘任方面,职称聘任实行备案制,调整岗位设置政策,适当提高公立医院高级职称岗位结构比例,对市属公立医院博士学历、县级公立医院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取得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聘任高级职称的职数实行统筹单列管理,不占本单位职数。
在稳定和优化乡村医生队伍方面,完善乡村医生养老保障政策,解决不同年龄层次医生养老保障问题,采取分类保障的方式,允许经考核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纳入卫生院管理,统一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此外,我市还将设立政府特别补助金,对高学历及紧缺专业卫生技术人员进行补助,以稳定新招聘人员,培养年轻医技骨干。鼓励医疗单位聘请医学院士和国家级、省级医学专家担任名誉院长、顾问,带动培养一批医学领军拔尖人才以及医学学术技术带头人,同级财政每年每人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奖励补助。
破解“看病贵” 医保年人均筹资标准超国标10%以上
就现行情况来看,吃药、耗材、检查三者占了医疗费用的大头,过度医疗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为了减轻百姓医疗负担,我市采取相应措施加以保障和规范。
今年实现城乡医保制度市级统筹
《方案》提出,我市将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居民医保筹资增长机制,全市城乡居民医保年人均筹资标准应高出国家最低标准10%以上。经济较发达、医疗消费水平较高的晋江、石狮等地,在执行全市统一的报销政策、统一缴费标准情况下,适当提高当地财政补助的分担比例。
基本医疗保障机制将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将实行统一参保登记,统一缴费标准(可分两档由城乡居民自主选择),统一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目录,统一待遇水平,统一结算办法的“五统一”。今年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一体化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市级统筹,2016年实现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一管理。
我市还将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集中医疗救助资金,做好民政、红十字会等单位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的衔接,加大对大病患者的救助力度,无负担能力的病人发生急救医疗费用通过医疗救助基金、政府补助等渠道解决。充分发挥基本医保、医疗救助、商业健康保险、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公益慈善的协同互补作用,减轻我市城乡居民大病医疗费用负担。
用药全过程电子追溯实时监控
为了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我市将最大限度挤压医药价格虚高水分,调整优化医院收入结构,把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过快增长作为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第二阶段任务。
具体措施包括改革药品定价和集中招标采购制度,从源头上降低药价;加大基本药物的配备使用,加强药品全过程电子追溯和实时监控。加强医疗费用行政监管,严格控制检查费用、个人自付费用、次均医药费用等,对辅助性用药、抗生素、抗肿瘤及新特药进行专项监管。加强医保监管,进一步完善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基金结算办法,在“总额控制”的基础上,按定额管理、单病种付费、床日付费为基础的复合式付费方式改革。建立监管平台,优化信息化监控手段,建立全市医保定点医院科室和医保医师数据库,在全市范围内使用医保智能审核系统。
此外,今后医院内部还将开展处方点评分析、用药量排名分析,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并列入医生绩效考核,严格控制高值医用耗材的不合理使用,降低不合理医药费用。
记者 朱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