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实施 市民大都表示淡定

16.07.2015  15:21

    从昨天起,厦门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正式开始实施,针对这项“两升两降”的医改政策,广大市民如何看待?导报记者当天在公立医院调查走访发现,大部分市民对遭遇诊察费“涨价”都表示了理解,尤其对取消耗材加价等降低新政都持肯定的态度。

    调整 市民反应很淡定

    周三早上9时许,正是各家公立医院的就医高峰时段。位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门诊大楼一楼的各个挂号窗口前排满了人。医院方面在每个窗口都贴出了温馨提示,提醒就医人员从当日起诊察费调整,并清楚地列出了收费标准,例如诊察费普通医师不变,副主任医师提高5元,主任医师提高6元,专家则提高8元。不少市民都会在提示前驻足,不过也有许多人并没有真正认识其中涵义。“请帮我挂个儿科主任号。”市民王女士抱着孩子,将病历和22元钱递到挂号窗口。挂号的工作人员告诉她,从这天起,挂副主任以上的号涨价了,王女士有点不知所措,再三向工作人员确认后才明白主任的诊察费已经从22元调整为28元。

    见王女士对新政不甚了解,导报记者陪王女士来到导诊台,工作人员向她讲解了新政的细则,在这次价格改革中,为了能真正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合理地提高了部分医务人员的服务收费标准,例如诊察费、临床诊疗及手术费等。“哦,那就是挂普通号还是维持原来的13元,副主任以上就需要提高诊察费了。”王女士说。

    王女士了解后表示,像主任的诊察费提高了6元,这种幅度其实也是能够接受的,就是之前没注意相关报道,所以一时有点惊讶。“提高一点,确实体现了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王女士说。“如果市民有所不解,我们都要求医护人员及时地解释。”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第一天的情况来看,就诊者的反应都比较平静,毕竟耗材和大型医疗设备检查价格降低了是实实在在的。“像核磁共振和CT,是很常见的检查项目,此次降幅达到了15%,而且检查结果将逐渐实现共享,患者在不同的医院治疗就不需要重复检查了,直接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变价 医生们也有话说

    对这次价格调整,医生们也有话说。一位胃肠外科的陈姓医生说,以往一例手术中手术费是小头,药品、耗材之类的是大头,技术费用所占比例很低。事实上,作为医护人员,每天都要面对患者生命去留的压力,默默承担超负荷的劳动,但人力成本甚至还比不上小时工。“医疗的重点是医生的经验和判断,诊察费就体现了门诊医生的劳务成本,是最核心最基本的补偿。当医疗对技术越来越重视的时候,其他费用就会下降。”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医生说,这次的“两升两降”,也是促进医院向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方向发展。其实对医生来说,并不是要求提高多少诊察费,但是希望市民知道医院的价值重在医生,是医生给患者看病,不是器械给患者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