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遭遇语言暴力成普遍现象 多数做“沉默的羔羊”

01.06.2015  09:13

  中新网6月1日电(健康频道 刘旭辉)日前,中国医师协会对外发布《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在医疗暴力这一项,白皮书称59.79%的医务人员受到过语言暴力。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医务人员遭受语言暴力现象较为普遍,语言暴力或侵犯医生的人格权、名誉权,但现实中,很少有人真正用法律为自己筑起“保护罩”。长期遭受语言暴力,影响医生的身心健康和职业热情,专家认为,在医改逐步推进的大背景下,这种现象有望改观。

  调研:六成医生遭遇语言暴力 医生称数据或保守

  《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的数据显示,大多数的医生遭遇过医疗暴力,包括语言暴力和行为暴力。其中,59.79%的医务人员遇到过语言暴力,13.07%的医务人员受过身体上的伤害,仅有27.14%的医务人员为遭遇过医疗暴力。

  “语言暴力”,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等侮辱、攻击性的语言,致使他人的精神和心理遭受侵犯和损害。医护人员所遭受的语言暴力,则指在医疗机构中,来自患者和家属的谩骂、诅咒、无端指责等语言“炸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张望德对中新网健康频道表示:“周围的同行几乎每个人都遭遇过语言暴力,六成医生遭遇过语言暴力的数据,可能还是保守的。”张望德介绍,自己曾经在医院被患者家属围攻,对方大喊“弄死你”。拒绝患者加号、插队的要求,对方不理解就开骂的情况,也经常发生。

  中国医师协会名誉会长殷大奎告诉中新网健康频道:“医生遭遇语言暴力,是个普遍的现象。”殷大奎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大背景,是患者把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都归责于医务人员,事实上这个问题很复杂。

  “本来80%的病人应该在基层检查、治疗,但是医疗具有趋高性,大医院人满为患。患者半夜起来排队看病,医生就看几分钟,他们能接触到的就是医生,就把这种不满的情绪发泄在医务人员身上。”殷大奎表示。

  多数医护人员对语言暴力“忍气吞声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医师刘文玲对中新网健康频道表示,语言暴力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遇到这样情况,她都会保持“缄默”,原因是“说不清的,还说什么”。同时刘文玲也表示,语言暴力对工作状态的影响非常大,遇到总是觉得苦恼。中新网健康频道采访过程中发现,与刘文玲一样,对语言暴力保持沉默,几乎成为常态。

  张望德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如果只是语言威胁,骂几句就让他骂,我们尽量忍让。如果出现严重的暴力伤害事件,医院安保部门会介入,但是一般的口头攻击,医院也是让我们忍着,不能激化矛盾。

  急诊科经常有突发、紧急事件,是容易发生不愉快的地方。北京一位三甲医院急诊科主任接受中新网健康频道采访时表示,从普通医生到科主任,他经历的语言暴力不计其数。他说:“没办法处理,就是带着宽容、忍受,接受各种语言。没到发生肢体冲突的地步,一般就不了了之。”这位主任表示,这种情况得不到改善,医生可能产生怠倦心理,直接受伤害的是医生,长此以往伤害的则是患者。

  此次发布的白皮书,有一项调查数据涉及医师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其中工作量特别大占76.50%,医疗纠纷多则占到71.76%。相关专家认为,语言暴力是“软暴力”,跟严重的恶性伤医事件相比,虽不至于造成极大的危害,但是由于语言暴力普遍存在于医疗机构当中,对医生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

  维权者少 制度“保护罩”作用有待发挥

  山东国人律师事务所律师高瑞城对中新网健康频道表示,根据法律规定,如果患者对医生的语言侮辱、谩骂比较严重,侵犯了医生的人格和名誉权,医生可以用侮辱、诽谤的理由向法院起诉。若只是民事侵权、尚不构成犯罪,受侵害的一方可要求对方赔礼道歉,还可主张精神赔偿。如果情节特别严重、恶劣,则有可能构成侮辱罪、诽谤罪等,需要接受相应的处罚。

  在2012年,当时的卫生部公安部曾印发“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对于侮辱、威胁、恐吓、故意伤害医务人员或者非法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的行为,公安机关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医生表示,在真实的诊疗环境中,患者对医生的语言暴力太普遍,而维权的成本又高,很少有人真正用法律为自己筑起“保护罩”。

  调研数据表明,发生伤医事件时,医院采取息事宁人和无任何表示的占到41.86%。 中国医师协会法律事务部主任邓利强认为,医疗机构作为医师执业的场所,应依法维护医师的尊严和合法权益,力争创造更好的执业环境,也为患者创造更有序的就医环境。邓利强希望政府加强推进医疗责任险和医疗意外险,必要时建立医疗损害责任强制保险制度。

  殷大奎认为,解决语言暴力问题,关键在于包括公立医院改革、县级医院改革在内的医改,需要逐步改善。张望德告诉中新网健康频道,在医疗大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医生能做的就是多解释,减少病人的误解,减少正面冲突。他举例说:“医生和患者的关系,就像是挂在悬崖上的跷跷板的两端,患者拿石头砸死了医生,那患者自己也就危险了。”(中新网健康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