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疗法“医治”特殊病人——我省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有特色
法制今报6月26日讯(本报记者)今天是“6·26”国际禁毒日,针对我省的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省司法厅党委委员、戒毒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强表示,对待戒毒人员,不仅是把他们当作违法者,同时也要把他们当成受害者和特殊病人来看待,在各项戒毒措施和戒毒的各个环节都体现对戒毒人员的人文关怀。不仅要医治他们的身体,更要挽救他们的心灵,重塑他们的戒毒信心和生活信念。采取戒毒治疗、身体康复训练、教育矫治、职业技能培训等综合性的教育矫治措施,帮助戒毒人员恢复身心健康,修复家庭关系,为回归社会做好准备。
据了解,我省在多年的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实践中积极探索并认真总结,逐步形成了具有我省特色的“361”戒毒工作模式,即三期管理(脱毒期、康复期、巩固期)、六疗法(药疗、仪疗、心疗、食疗、体疗、行疗)、一延伸(回归社会的后续照管)。“361”戒毒模式把依法管理、科学戒治、注重康复、利于回归作为具体的工作要求,围绕帮助戒毒人员戒除毒瘾、回归社会这一核心,通过治疗、管理、康复等手段,帮助戒毒人员在生理和心理上摆脱毒品依赖,回归社会,做合格公民。实践中以6种训练加上4项辅助的方法加以具体实施,“6种训练”即行为养成训练、身体康复训练、心理康复训练、职业技能训练、抗复吸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训练,“4项辅助方法”即辅助以食物与营养的调节、辅助以疾病的治疗、辅助以仪器跟踪治疗、辅助以社会支持系统的修复。
2014年以来,省戒毒管理局结合戒毒人员的身心特点和戒治需求,积极探索戒毒场所与社会资源联动的教育戒治社会化工作,在按规定做好探访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场所开放日”等活动,利用亲情的力量开展帮教工作,增强了戒毒人员的戒治信心,树立了人文戒治场所的新形象。同时加强后续照管,为即将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推荐就业,对解除人员开展定期回访或电话回访,了解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的具体表现及存在的困难,并将具体情况及时反馈给当地相关部门,努力解决戒毒人员的后顾之忧,不断提高保持操守率。通过积极探索无缝对接社会帮教模式,构建起“社会关注、政府关爱、亲情扶助、共同照管”的全方位戒毒支持系统。
法制今报记者 周敏 实习生 高佳颖
如果没有尝试第一口毒品,现在的小莲(化名)也许已经实现她的梦想,成为一名体育老师。而如今,她是省女子司法强戒所四大队的一名戒毒人员。
小莲身上有泉州女孩特有的灵巧,从小便擅长体育,读小学时,被选入泉州市少体校练习田径,身体素质条件优秀,再加上老师的训练与辅导,小莲在各种田径赛中屡屡得奖,并很快以优异的成绩被选拔到省体工队。这时的她,已经看到了梦想的雏形——“考入集美大学,毕业后当个体育老师。”
人生的转折悄悄地到来,小莲因为迷恋上网,时常跑去网吧,荒废学业。她的妈妈担心她的学习状态,便将她叫回了家。“回家后,我认识了一些校外的朋友,记得有一次与朋友相约逃课去野炊,那是我第一次逃课,心里一直焦躁不安,很想返回学校,但又害怕老师对我进行惩罚,在犹豫之后我没有回到学校,父母得知后,把我叫回家,三番五次劝我回学校,可我就是听不进去,就这样我选择了逃避,决心到外面去打工。”
梦想在现实之前不堪一击,过早步入社会工作的小莲,对一切充满好奇,“别人说什么我都相信,何况我不曾接触过毒品。对于我来说毒品是新鲜、时髦的。什么都不懂的我只知道那些白色的粉末,可以让我跟随着音乐进入属于我的世界,使我无法自拔。”尝试过朋友给的冰毒后,小莲越陷越深,“随着时间的增长,我对毒品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剂量也越来越大。凭我一千多的工资已经无法承受所需毒品的开支,后来我只能找一个贩毒的男朋友,这样我既可以有安定的住所,又有吸不完的毒品。三年来,我反反复复,白天睡觉,晚上吸粉,这样的日子成了我生活的全部。”
“我曾试着戒了几天,可是当我一离开毒品,整个头颅就像被蚂蚁啃咬一样,要炸开似的。我也曾告诉自己不可以再吸了,要忍住,可是毒品的诱惑打败了我抗争的勇气和毅力。”在一次次与毒品的抗争中,小莲无法自拔,甚至连偶尔回老家,都要在包里放上一些毒品。当她的妈妈翻出她包里的毒品后,哭着跪下求她戒毒。“20天的自愿戒毒,让我的身体虽然摆脱了毒瘾,却无法戒除心瘾,反而变本加厉地吸食,就这样,一次又一次,我被毒品摧残得体无完肤。”
小莲的家人眼见她越发消瘦,心一横将她送进了女子戒毒所。“第一次探访的时候,我看到家人痛苦的样子,自己的眼泪也止不住。我跟他们保证,我会把毒戒掉,做回以前的我。”
小莲回忆起与毒品接触的那段日子,痛苦地说:“戒毒之路太难、太苦了!一定不要尝试第一口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