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远良:从医学伦理角度,浅谈“临终三要”的重要

22.05.2014  20:42

在医院重症监护室(icu)中,接触最多的莫过于生与死的分离,阴阳相隔的痛苦。在监护室里的病人只能靠输液和呼吸机来维持其苟延残喘的生命,可以说是朝不保夕,命若悬丝。面对至亲的离去,家属一时半会接受不了,于是苦苦哀求医生不管用什么办法,哪怕是用尽“十八般武艺”,也要给死者全力抢救。主治医生明知抢救无望,因为病人的心跳已停,心电图呈直线,脑电图平直,瞳孔固定,无对光反射,无自主呼吸,总之已确认为死亡,但迫于家属的强烈要求,和避免医疗的纷争,于是,形式上做一些无用功的抢救来安慰家属。但一切皆是徒然。

家属悲痛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更重要的是理性地对待。

濒死者就这样被无谓的抢救折腾……因疼痛引起扭曲的面容。这种濒死前的抢救,一方面秏费社会资源,另一方面,有违医学伦理,最让人痛心的是病人不能善终,令人扼腕叹息。于是,基于临终关怀,让我们从医学伦理探讨“临终三要”的科学和重要。让逝者安详往生,让生者理性对待生命的无常。

生死事大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有云“生死亦大矣,岂不痛哉?”恩格斯在其《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写道:“生就意味着死。”这就是说人一生下来,就开始了向死的转化。孔子也说:“未知生,焉知死。”可见古往今来,无论国界,生死问题都是人类最关心的问题。“鸟之将死,其鸣也哀”。浩瀚宇宙,芸芸众生,生来病死,每个人都在所难免,“但愿人长久”只是人的一种希冀和祝愿。

四大分离

饬终津梁》有句话,说“临命终时,四大分张众苦毕集,若非三昧久证,诚非易事”。地水火风,四大假合分裂,就如生龟脱壳,其临床表现:脉搏微弱甚至测不到,呼吸困难呈浅快或深慢的所谓“潮式呼吸”,喉部出现哮吼声,以循环障碍为主要的表现为面色苍白,角膜失去光泽,鼻翼扇动,喉间有痰鸣音,神志不清,出冷汗,四肢厥冷无力,最后肌肉松弛,大小便失禁,血压测不到,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角膜反射消失,进入临床死亡阶段。

寿暖识共

在医院命终的人,医护人员首先做好尸体料理的准备工作,他们会说服死者家属不要在病房大声啼哭,以免影响其他人的情绪。然后撤去盖被,给死者穿好衣服,再用被单包裹尸体。包裹尸体时,以被单两端盖好头脚,两边整齐地抱紧,用绷带束紧肩、腰、小腿部分,然后送至太平间。一般人在死后3—6小时开始,腐败菌在尸体内大量繁殖,使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分解,产生腐败气体,使肠管胀气。由于人的死亡是个过程,临床死亡期可延长至一小时或更久,从呼吸、心跳停止发展到脑、心、肺的细胞,组织死亡,尚需经过一定的时间。大脑对缺氧的耐受性最差,约5—6分钟,首先进入生物学死亡阶段,其他系统组织对缺氧耐受性较中枢系统强,有时可维持数小时,有的可维持数天。如临床死亡后数小时心房肌仍有收缩功能,胃肠仍可见到蠕动等。

唯识学,把一心分八识,分别是眼耳鼻舌身意五识,和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临终舟楫》中提到说:“夫人之生也,惟此第八识其来最先,七,六,五识次第后来,及其死也,亦此八识其去最后,余此次第先去。”并说“至人死气断之后彼(阿赖耶识)不即去,必待至通身冷透无一点暖气,彼识方去,识去则此身毫无知觉矣。若有一处稍暖彼此尚未曾去,动着触着仍知痛苦,此时切忌穿衣盘腿搬动等事,若有一处稍触着则其痛苦最为难忍,不过口不能言身不能动而已。考经云:“寿暖识三者常不相离,如人生有暖则有识在,识在则寿尚未终。

正因为人的死亡是个缓慢的过程,故印光法师在《临终三要》苦口婆心地告诫说:“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者,”因为“病人终亡之时,正是凡、圣分判之际,一发千钧要紧之极,只可以佛号开导彼之神识。

善巧开导

在实际生活中,不幸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家庭成员身上。家庭中任何人即将发生的死亡对家庭来说都是不幸的事,因此都应该尽自己的努力,给予其临终的安慰与关怀。如少年临终病人情绪极不稳定,一旦病情加重、面临死亡的时候就容易发生焦虑、恐惧,因为人在青壮年的时候,都认为死亡是离自己很遥远的事,但他忘记了“黄泉路上无老少,孤坟多是少年人”。而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逐渐衰退,一旦患病病情易于急速恶化,并且复杂多变。当患者进入临终期,身心日益衰竭,恢复健康已毫无希望,精神和肉体上忍受着双重折磨,忧郁且绝望,并且往往有自杀的念头出现。

而佛法却给予了临终病人极大的帮助和安慰。《临终三要》提到,要“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者,”“切劝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有应交代事,速令交代后,便置之度外即作我今将随佛往生佛国,世间所有富乐眷属种种尘境皆为障碍,致受祸害,以故不生一念系恋之心。因为“大命将尽,鬼神医药岂能令其不死乎?既役情于此种无益之事”,所以“念佛一事,便纷其诚恳而莫由感通矣!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信佛念佛是幸运的,佛法让我们能够坦然面对生命的无常,祂让我们在生则无愧于人,死而则往生极乐。但愿不信的人能幡然醒悟,不再沉沦,乘佛愿力,恳切念佛,离娑婆登极乐,岂不美事幸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