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会收费8.2亿 别拿“国际接轨”说事

02.07.2014  18:45

   作为中国社会组织中的百年“老字号”,中华医学会最近被曝出通过召开学术会议两年收取医疗企业赞助费8.2亿元。卫生计生委主管的某事业单位的一位项目主管告诉记者,企业赞助社会组织办会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非常普遍。“社会组织办会的目的是促进学术交流,政府不给出钱,那就只好找企业谈赞助了。这些说起来也是跟美国学的。”

   所谓“跟美国学的”,无非还是“与国际接轨”的意思。可是,“跟美国学的”就一定是对的吗?为什么不跟美国学好的东西,非要学“糟粕”?现如今,有人动辄拿“与国际接轨”当挡箭牌,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对自己有利的、可以收费圈钱带来利益的,就赶紧接轨;对自己无利的、需要服务和付出的,死活都不愿接轨,或者干脆闭口不谈。这不是真正的“与国际接轨”,而是借接轨之名行“特色”之实。

   据相关资料显示,美国现有超过10万个行业协会,其经费以会费为主,例如,全美制造业协会会费占总经费的90%以上。除会费以外,经费来源主要包括发行出版物、广告、会议、咨询(包括政府部门向协会咨询行业有关情况、信息等)、培训、展览会、保险服务、个性化服务等。而根据国家审计署发布的《国务院关于201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中华医学会于2012年至2013年在召开的160个学术会议中,用广告展位、医生通讯录和注册信息等作为回报,以20万元至100万元价格公开标注不同等级的赞助商资格,收取医药企业赞助8.2亿元。很显然,两者并非相同的概念,一个是为了维持运转和提供服务而收取一定费用,一个则是千方百计巧立名目搂钱。另外,美国行业协会的会费管理和收支都非常透明,中华医学会什么时候公布过详细的收支状况?8.2亿元都花到什么地方去了?

   中美行业协会之间最大的区别,主要还在于“性质不同”。中国的一些行业协会,其实或多或少都有官方的背景,靠权力和垄断资源牟利。有人对此形容得非常生动:“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坐行业的轿子,收企业的票子,供官员兼职的位子”,许多行业协会就是个“二政府”,所谓的“民间性质”只是浮云。而美国的行业协会与政府没有任何隶属关系,董事会成员由会员直接选举,无须向政府备案。同时,不同协会间的工作内容和主要业务可以交叉重复,也就是允许竞争,在竞争中优胜劣汰。这些都是中国行业协会所不具备的,也是最应该学习的。可是,如果行业协会不能去行政化,他们会主动学习吗?他们愿意引入竞争和监督吗?(乔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