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区童游司法所社区矫正“六化”工作显成效

06.12.2016  22:39

今年以来,南平市建阳区童游司法所立足社区矫正管理工作,围绕“队伍建设正规化、业务工作制度化、教育工作常态化、科技管理信息化、经费保障制度化、监管措施人性化”的建设目标,逐步实施,循序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队伍建设正规化。 在年初,童游司法所结合辖区实际,成立了童游街道社区矫正领导小组。从街道两委干部中挑选基层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和相关共建部门的主要领导,充实到社区矫正工作队伍中来。目前社区矫正股领导小组组长1名,副组长2名,成员8人,街道司法所从事社区矫正工作队伍45名,真正让社区矫正形成一个专业化、正规化的执法队伍。

业务工作制度化。 童游司法所自2012年以来共接收社区矫正人员183人,解矫155人,现在册社区服刑人员34名,占全区约20%,安置帮教对象  223  名,占全区约15%。做好安置帮教及社区矫正面临着巨大挑战。为此,童游街道以落实两项制度为抓手,有的放矢开展帮教活动。 一方面 落实矫正事项集体评议制度。案情简单结论明确可施行社区矫正的,由司法所集体研究审核确定;案情较为复杂结论难以确定的,由所在街道社区矫正办公室召开会议集体研究审定;影响重大且拟作出不予施行社区矫正结论的,由所在街道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召集成员单位负责人集体研究审定。同时规定,凡是作出不予实行社区矫正结论的,必须以正式会议纪要为依据。 另一方面 建立信息比对机制。在定期召开集体会议的基础上,加强与辖区派出所的沟通联系,每季度与公安派出所进行信息比对,对社区服刑人员是否涉嫌重新违法犯罪情况进行了解,更加全面地掌握了社区服刑人员的情况,工作的时效性得到有效提高。至今通过信息比对机制,童游司法所对受到治安处罚的10名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了警告处分。强化教育举措。

教育工作常态化。 教育感化是防止社区服刑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的有效措施和关键环节。童游司法所发挥自身优势,依托法制宣讲团、法律服务志愿者、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等队伍,分工协作,分片区开展法治教育。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26”国际禁毒日、“12.4法制宣传日”等主题节点为契机,广泛开展法律、道德、文化、历史和心理等方面的专题讲座,采取诵读经典、宣讲新法、交流研讨、法治实践等方式,切实增强普法实效。现组织入矫及特定服刑人员进行法制宣讲已成为童游司法所警示教育工作的必修课。坚持每月一考核制度,考核结果公开,对违反社区矫正规定受到警告的情况进行每月通报,具有积极的警示作用。

社区矫正科技管理信息化。 在网络化管理的基础上,建立社区矫正微信群,将辖区内社区服刑人员纳入群中,通过微信群上发布文件、教育学习资料及工作动态,微信群的建立,使司法所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生活圈子和思想动态有了更加细致的了解,进一步提升了司法所社区矫正管理水平。司法所通过微信群向辖区服刑人员发布日常注意事项要求、组织学习劳动等活动的提醒,并利用视频、语音、文字、音频实现了在线上和线下学习,司法所的工作人员还通过微信谈心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引导,从而引导服刑人员树立起积极的人生态度,引导他们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通过微信实时定位功能,群语音、视频、位置共享、实时拍照等功能对需要定位的人员进行定位,提升了监管效果,实现了真正的“微管理”。                                         

监管措施人性化。 在走访服刑人员和其亲人的过程中,了解其个人的基本情况、思想动态、对未来的打算、及现有的人际关系网络。让司法所对社区服刑人员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能够做到有问题及时排查解决,并且对各类服刑人员针对性的制定的矫正方案,鼓励服刑人员认真学习法律法规,自觉遵纪守法,以积极阳光心态对待生活。司法所工作人员还针对部分面临生活困难状况的人员,积极协调当地相关部门、企业、民政部门落实住处安排、工作以及困难救助资金。真正做到了了解到位、管理到位、帮教到位,有效预防了辖区服刑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的隐患。

  经费保障制度化。 通过区司法局以发文形式对社区矫正走访、调查等一系列社区矫正工作经费进行有效的保障,切实保障了社区矫正教育改造效果,维护辖区和谐稳定,进一步促进童游街道辖区社区矫正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有效推动了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